点击阅读全文

阅尽千帆尽

军事历史《阅尽千帆尽》中的主人公是主角赵宋赵宋,编写本书的大神叫做“云日尧”。更多精彩阅读:“公子,何事长吁短叹的?”小依边收拾屋子边问旁边垂头丧气的赵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赵宋现在瘫坐在书桌前,顿首捶胸要是知道还会用到这个,至少上学的时候就不能去学艺术,怎么也得也得去学理科,好好学习一下物理化学之类的,也不至于不知道香皂怎么制作啊或者学个文科,多背点古诗文章,靠着抄袭独步天下“天天就知道喝酒,也不打听下酒是怎么蒸馏的,真是笨蛋”赵宋说完狠狠的抽了自己...

阅尽千帆尽 阅读最新章节

“公子,何事长吁短叹的?”小依边收拾屋子边问旁边垂头丧气的赵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赵宋现在瘫坐在书桌前,顿首捶胸。要是知道还会用到这个,至少上学的时候就不能去学艺术,怎么也得也得去学理科,好好学习一下物理化学之类的,也不至于不知道香皂怎么制作啊。或者学个文科,多背点古诗文章,靠着抄袭独步天下。

“天天就知道喝酒,也不打听下酒是怎么蒸馏的,真是笨蛋。”赵宋说完狠狠的抽了自己两下。

“公子别这样,有什么不会的可以看看书嘛。老爷书房里有不少古籍,你查查看。现在开始学习,来年肯定能考上贡生,去上太学。”小依看着赵宋一副自责的样子,心中竟然泛起一股别样的感觉,还以为他家公子也知道上进了。她哪知道赵宋是为自己前世没有认真学习而自责。

“公子,老爷叫你去东院见他。”正当赵宋还在屋里自责的时候,外面有侍女喊到。

“好的,我这就过去。”赵宋一脸疑惑,不知所为何事便收拾了一下,跟着出了门。

“清荷姐姐,老爷叫我过去干什么呀?”赵宋在路上轻声问道,“是不是要骂我啊?”

“没有呢,老爷还有黄老先生在那边喝茶。”清荷回道。

黄老先生也在,那是什么事呢?赵宋带着疑惑走进东跨院的拱月门。只见黄老先生和父亲正在院中喝茶,不时还传来一阵笑声。

“父亲好,黄老先生好。”赵宋一路小跑过去,对着二人行礼后,便站在父亲的背后,轻轻的给父亲捶起来。

“这孩子至孝至极,你可以放心了。”黄老先生依然是笑眯眯的摸着胡子,仿佛是在看自己的孙子一般,眼神中透出了一股子满意。

“虽然孝顺,但是却不好学,还希望恩师能够指点一二,该如何是好啊!”赵继宗叹了了口气,儿子的学业依然是自己的心病。身为科举正途出身的自己,何尝不希望孩子能够一举中第,光耀门楣。只是这孩子已到十五,学习之事从不上心,倒是吃喝玩乐无一不精。

“父亲放心,孩儿肯定会努力学习,不会让你失望的。”赵宋见父亲显露出怀疑的表情,连忙安慰道“孩儿这几日已经长进很多啦。”

“正好,黄老先生也在,你把自己会了什么说来看看。”赵继宗一脸期盼

“那孩儿就献丑了,”到底先背个什么呀,唐诗宋词?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先随便说一首吧,肯定能震到他们。赵宋想到这便清了清嗓子,自信的说到:“孩子前几日去城外玩耍,偶得一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只见赵继宗目瞪口呆的看着他,赵宋心想,是不是震惊到你了,没想到吧,你儿子可是个诗词大家,怪不得每个穿越者都要抄袭诗词,感觉是这么的爽。

“这小娃真爱逗笑,孩童启蒙之诗也拿来背诵。怕是欺我老头子年老糊涂?”黄老先生依然表情不变,慢声说道。

啊?!唐朝的诗竟然有了,还是孩童启蒙之诗,真是太丢人了........赵宋瞬间感觉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那还是赶紧来句宋朝的吧,希望没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老的词你也知道,不错不错。”黄老先生这次稍显一惊,但很快便恢复过来。“娃娃,你别背词了,你看过什么书了没?比如四书,五经?”

苏轼的词也有了,那小学背的那些唐诗宋词可就都不能用了,赵宋一听就泄了气,全然没有刚开始时自信满满的样子。四书?那四书来着?好像有个尚书吧。五经是易经,还有九阴真经?不知道。

看着赵宋哑口无言的样子,黄老先生苦笑了一声,对赵继宗说道:“不行还是先看下四书吧,想必两三年之内必有所获。我先去休息会”转身便向南侧客房走去。

“老师慢走.”送走黄老先生,赵继宗转身怒对赵宋:“你可知黄老先生是何人,他乃京城大儒,父亲在太学的恩师。若不是此次入京正赶上他想到蓬莱一游,你如何有福气见他一面。”赵继宗叹了一口气,转身走入正堂屋内。赵宋心中一惊,这不就是相当于前世的清华北大的校长吗?难得一见啊。

“本来为父看你学业并不上进,想让你多和黄老交流一下,看是否单独收你入太学旁听以求有所长进,此次你却.......唉!”赵继宗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前几日孩子跌倒伤到头部,很多东西都记不起来了。”赵宋只能使出穿越者的必备借口。

“哦?可是你又出去惹事了?以后不准去找柳家娘子了,如果你喜欢,待你学业有成,为父自然为你上门提亲。”赵继宗喝了口茶,示意赵宋坐下。

“孩儿知错,只是暂时想不起来,再学习下肯定能想起来。”赵宋诺诺的说道,他也不知道这句话自己有几分真假。

“为父知道你不爱习,但也总得考个贡生,别丢了老赵家的脸!这几日你就别出去了,努力努力赶赶学业。”

---------------------分割线----------------------------------

“倩芸,你看见没公子这两天转性了啊,竟然开始在书房学习了。”

“是啊,听小四说,他竟然在课堂上没睡觉,一直在听李先生讲课。倩雯你说这是不是做梦啊?”

“真是老天开眼了,就是朱公子叫他出去喝酒也不去了,整天把老爷那些古籍翻来翻去的。看来咱公子这是要考状元了。”

“那就太好了,真是老天爷开眼了”说完倩芸还双手合十,面朝天空拜了两拜。

“还有,你知道吗?公子最近还写信送给..........”倩雯四处张望了一下,贴在倩芸耳朵边说道.....

“啊?真的?他不是大字不识几个嘛......”

.............................

赵宋一脸茫然的看着书,脑子里不断的消化这几日得到的信息。虽然早就知道这个世界与自己前世所知的历史有不同,但是没想到差距竟然并不太大。

历史的拐点出现在五代的后期的周朝的柴荣北征胜利而归,得了重病后经神医医治转危为安。后又相继扫平南方各势力,大周一统天下,到现在已达一百多年之久。而大将赵匡胤也没黄袍加身,而是被封为齐公,食邑青州。赵宋家便是赵匡胤的四儿子赵德芳一脉,人丁虽然不旺,但多有出仕,也算是官宦之家。

哎!看来以后想抄诗词也不能用北宋以前的了,苏轼现在还活着,欧阳修和司马光也刚死不久,名人就是名人,不管什么世界都这么出彩。赵宋吃了一口点心,继续在书里翻找着。看来自己现在应该处于相当于前世北宋末年相同的年代。那北宋以后的又有谁呢?

赵宋这几天绞尽脑汁也只想起来了这几个名人。

赵宋指着书桌上铺开的宣纸上写着的几个人名自己算计。

第一个,李清照,按照约莫目前这个年代估计还没出生,她写的诗目前也就记得写霸王那个不肯过江东

第二个,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貌似不像我这个柔弱书生能写出来的,就算写出来估计也没人信是我写的,其他的也不知道啊!

第三个,陆游,只知道他和表妹的爱情故事,写的词我咋一个也没记住。

第四个,谦哥,还得亏厚实的某位相声皇后才记起来的名人。石灰吟。嗯这个不错,先圈起来备用

.....好像没有其他的了,我真是个废柴,真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赵宋也许是两世以来,第一次这么深刻的反省自己。

----------------------分割线------------------------

“明日府会,咱们一起去庆丰楼聚一聚,范公子和付公子约你好多次了,你到底是真在家里读书还是.........?”朱子明偷偷用眼神瞟了一下刚放下点心的小依。

赵宋没好气的说:“我父亲让我准备一下,来年参加乡试,如果不能通过不是太丢人了。再说小依本来就是我的人,早点晚点而已,你就别惦记了”赵宋可不想这长得像前世初恋的乖巧女孩拱手送人。

“那你明天去不去了?”朱子明一看就没有相信赵宋在家学习的话。

“怎么去,我还得学习一下诗词,准备做一个文化人。”赵宋喝了口茶,轻轻翻开放在旁边诗词集。毕竟乡试的其中一项项就是考试诗词,怎么也得多多准备一下找下灵感,看看能不能再想起一首两首上世背过的诗与诗集相对一下,别再做出贻笑大方之事。

“明日在庆丰楼也有诗会,你可以去那看看那些所谓的文人是什么水平。”朱子明满不在乎的说道。

好,那我明日就去看看大周朝的文人士子的水平。赵宋想罢,便同意了下来。

翌日,庆丰楼。

“来来来,再喝一杯,难得相聚一次。”一听这声音就是已经喝多了朱子明,“老范和老付,这次能平安从辽国归来,肯定收货颇丰,这顿酒又得你们破费了。”

“这个子明,家财万贯,却总是吝啬如此。”一个优雅如风,温润如玉的青年男子无语的用手指向旁边体态富态,已经汗如雨下的同伴,“我看这次还是让范老弟坐东吧,我付辛来坐西。”范直边擦汗边说:“好说好说,怎么也得给小宋哥压压惊。”

“那事不提了,大家喝喝,顺便给我讲讲辽国的故事,我在家里都快闷死了”

“这个辽国啊,果然风光与我中原不同......”只见付辛就像打开话匣,把所见所闻一道道说来。

“好对,好对,季兄果然才思敏捷,来年乡试肯定高中。”

“就是,季兄是我胶州第一才子,区区小对子,当然不在话下。”

“..........................”

这时从楼下传来了一阵拍马屁声。

正巧小二打开了雅间的门,端上了一坛酒,朱子明问道,“楼下到底是何人在喧哗?不知道上面有贵客吗?”

“回大人,楼下是几位才子在喝酒吟诗做对。这个小子也不好去直接阻拦,毕竟是风雅之事。”

“会对几个对子就是才子了?在做的这四位大爷那就都是才子了。”朱子明望着楼下,出言嘲讽着。

“啊?是你小子,等着大爷我打断你的腿!”突然间,朱子明暴怒,立刻冲下楼去。赵宋等三人一看,抓紧追了上去,所看到底是何事。

只见朱子明一把拉起一位白衣书生,叫嚣着要打断他的腿。但只见那白衣书生,风度翩翩,面冠如玉,唇若涂脂,就算赵宋见了也不自觉的说了一句真帅。只见他虽然被揪着衣领,手中折扇依然摆动不停,心平气和的说道:“不知兄台所谓何事,季某不知啊?”

小说《阅尽千帆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