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我于历史中证道长生

由陈凡玉真担任主角的古代言情,书名:《我于历史中证道长生》,本文篇幅长,节奏不快,喜欢的书友放心入,精彩内容:本来拜师还需准备束脩,但白起显然并不在意这些虚礼他只是拉着陈凡的手臂“走,回家!”陈凡一阵恍惚,这是他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第一次听见家这个词汇既陌生又熟悉,或许直到今日,他才真正在这个时代扎下了根!家就是一栋房屋,一盏灯,但却又远非如此!回到武安君府,白起非常高兴,即便是听到明天秦王要于静泉宫再次设宴,也只是点头表示知晓然后,吃晚饭的时候,饭菜比早上还要丰盛许多,而且白起还喝了许多酒,一...

第42章 阅读最新章节


而后,数天之内,陈凡以惊人的速度将白起书房内所有兵法韬略看完,且全部记住。

但有疑惑者,白起便会帮忙解答,且以现实战例,帮助其理解。到了这个时候,陈凡已经可以称之为初入门墙了,也算是熟读兵法之人了!

书房之内,白起与陈凡对坐。

“老师,我现在相当于什么水准?”刚刚通过白起考校的陈凡询问道。

白起一边卷着兵书,一边道:“世间知兵者,可大致分为三个等级,熟读兵法,腹有韬略,却未亲临战阵,此为最末一等。这类人一旦上了战场,胜负难定。”

“他们往往会忽略掉很多战场上实际存在的难度,对于士卒缺乏足够的了解,胜负皆在偶然之间。在我看来,他们将万兵便是极限,多了便有全军覆没之危,也就是你现在的水准,此为下下之将。”

“在这之上一等,则是久经战阵,通晓战阵变化,但指挥作战缺乏灵动之感,中规中矩,但对于大局把握缺乏自信,不敢有决胜之心。此类人可将兵五万,而少有倾覆之忧,但也难有大胜。此为中平之将!”

“在这之上,通晓韬略,熟知战阵,敢作敢为,能敏锐察觉战局之变,常有惊人之举,兵法得险奇二字真昧,此类人可将十万兵,胜多而败少,此为中上之将!”

“这只是中上之将?”陈凡听见白起论兵,有些惊讶。

白起点头,“确为中上之将。”

“那再更上面呢?”

“在这之上一等,通兵法,却不局限于书简,知兵而治兵,纳战局于心间,战场上士卒、草木、山川、河流,皆为其兵刃,不弄险,不求速,不贪胜,敢战而不怯,静若处子,动若雷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看似呆板,实则于胸中穷极变化,可将兵百万,百战而不败,此为上平之将!”

“而最后还有一等,到了这等境界,能料敌于先,窥破人心,山川河岳皆为棋子,正奇结合,不拘泥于形势,通天地之变化,军政相合,既能博弈于战场之上,又能决胜于战场之外,一时之胜负对他们而言,反而是最下等,心中一算,便是世间此后五十年之变化,这类人,可将一国之兵,或十万,或百万,或数百万,以国力为上限。此为……上上之将!”

“老师属于哪一等?”陈凡问道。

“为师,自忖可称半个上上之将。”

“半个?”

白起点头,“只能算半个,百万之兵,已经是我的极限了。最重要的是,我无法做到举全国之物力为己所用。”

陈凡了然,不一定是做不到,而是不能,因为他只是将,只是臣,而非一国之君王。

所以要成上上之将,你光有能力还不够,还需要你有身份。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欲成上上之将,真难!”陈凡不禁感叹,他在心中不断对比思索,纵观上下,发现真正能称上上之将者,恐怕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除此之外,即便是被后世称为兵仙的韩信,也不过如老师一样,算半个上上之将。他们并非没有成为上上之将的能力,而是受身份所限,难以更进一步。

“自然很难,为师倒是有自知之明,能达到如此程度已经足够了。”白起并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为将者达到如此地步,其实已经可称将帅的天花板,即便是后世之人也要称他为兵法大家。

“师尊师承何处?”陈凡比较在意这个,他不信白起果真是自学成才。

小说《我于历史中证道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