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从双非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小说叫做《从双非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是林叶的小说。内容精选:林叶笑着说道:“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杨青青也笑着说道:“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不过最后一个队友可得好好的找一找,不能像去年那样遇见摆烂的,本来模型与程序都写得不错,硬是被写作耽搁了,气死我了,损失整整1500块”说到最后,杨青青晶莹如玉的瓜子脸已经鼓了起来,气呼呼的,十分好看去年国一是每个人奖励3000,而国二每个人只有1500让杨青青耿耿于怀到了现在...

第26章 提交第一个任务 在线试读


这几天,锦大数院李安明院士与王院长可谓是吃了屎一样,

韦明波等人被停职,锦大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人都被清洗,

当初答应他们的经费,直接凉凉。

李安明与王院长此刻一脸郁闷,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经费经费没了,还违反了自己的职业道德。

至于林叶,得罪了也无所谓。

拒绝了李安明的收徒邀请,他以后想要成长成为院士,难得很。

双非出身这个身份就注定了未来的道路坎坷。

除非有什么逆天成就。

“老李,这次真是亏大了。”

王院长十分郁闷的说道。

“所幸我们一切操作都是合理范围之内,没有违规。”

李安明也有些郁闷,

“算了,这件事当个教训吧,不过让我最难受的还是笔试没给林叶满分,当初还是有点利令智昏。”

“这事情确实我们做得不对。但是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

二人有些唏嘘的谈论。

没想到事情最后会演变成为这个样子。

不过就算是韦明波乱咬,最终也咬不到他们身上。

他们当初可是什么都没答应。

想要找他们的麻烦,基本不可能。

这几天,林叶已经开始再次精读基础三门课了。

在国内,数学系基础教材多种多样。

不过站在数学分析鄙视链顶端的教材也只有谢惠民写的《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

这本书号称真正的数学分析习题集,数学分析的巅峰,打穿数学分析的必经之书。

其次才可能是史济怀、徐森林、周明强等人写的数学分析教材。

至于国外的教材,卓里奇与普林斯顿的数学分析也不错。

而高等代数,林叶看的是号称‘亚洲第一难’李炯生写的线性代数。

至于高等数学与其余版本的线性代数,普遍来说都是非数学专业学的。

数学专业的学生考研也不会考数一、数二、数三,

与数学系专业课比起来,深度与难度都不是一个级别。

对于网上的各种评价与不看好,林叶从始至终都没放在心上。

林叶现在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每天时间安排得紧紧的。

晚上凌晨1点睡,早上6点半起来。

林叶没打算出国,所以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比较少,

早上7点到8点学英语,

8-12点看高等代数,下午13:30-18点看数学分析。

晚上7点到9点,则是赵院长单独开小灶给林叶深入讲解《泛函分析》、《随机过程》与《点集拓扑》,

本科学的这三门课,其实比较基础。

回到寝室洗漱完毕基本已经是九点半左右,一直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林叶则是研究系统给的题目。

系统给出的一百道题目,关于数学分析的题目占了一半,

高等代数的题目有四十五道,解析几何的题目只有五道。

到目前为止,林叶已经完成了37道题目,

还有63道,林叶估计最少还需要十天的时间。

特别是谢惠民等人写的《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

这里面的题目收集了不少丑国数学月刊上的精辟题目,又或者来自某些论文上的证明过程,

其难度比之竞赛题目毫不逊色,要不是有李梦蝶的笔记心得,林叶花费的时间会更多。

七月十号,十天的时间,林叶数学水平突飞猛进。

系统给的一百道题目,到现在只剩下了七道题目没有做出来。

院长办公室,赵院长一脸感慨的说道:

“林叶,没想到你基础真的好,我每天讲的,你竟然能够当堂消化;

而且每一天的思维与能力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你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林叶尊敬的说道:

“可能是每天我对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的理解都在加深的缘故?”

赵安民说道:

“应该是。毕竟这几门基础课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这里面的联系息息相关,基础好,学习后续课程就容易。”

看着林叶,赵安民是十分的满意,没想到晚年竟然能够教出这么杰出的徒弟,未来不说有多少夸张的成就,

但很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安民看着林叶说道:

“今天就到这里吧,原本我是计划补课到七月末,现在可能用不了这么久就能提前上完。

到时候给你讲一些偏微分方程或者微分几何的进阶课程。”

林叶十分尊敬的说道:

“多谢赵院长。”

赵安民语气十分温和的说道:

“好好努力就行,给我们西民大数院争口气,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好好瞧一瞧。”

“嗯,赵老师,我送你回去?”

林叶说道。

“不用了,老头我去操场散散步,你先回去吧。”

回到寝室的林叶立马看起了手机,九点到九点半这个时间,也是林叶与李梦蝶交流的时间。

还没做出来的七个题,林叶也发给了李梦蝶,

这几天二人都在一起讨论解题思路。

七个题目我看了三天,到现在只想到了3个题目的思路,而且也不敢肯定对,

林叶你哪里找来这么变态的题目?我可是做了三遍谢惠民,三遍白皮书绿皮书。

这些题目与竞赛题目的思路也都不一样,十分新颖,难得我都要怀疑人生了。

林叶也被这些题目难得怀疑人生,

很多题目与之前做的题目根本不一样,但好在都坚持下来了。

林叶回复道:

打语音聊聊?我对其中几个题目也有点思路,相互印证一下。

好。

不多时,二人相互说着自己对于题目思路的见解,然后相互印证推导,半个小时下来,

七个题目解决了四个,其余三个题目也谈了各自的看法与理解。

“我怎么有种错觉,感觉你每天都不一样,一天比一天强。

无论是从反应速度还是题目见解以及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完全不一样。

一开始我都以为你故意装弱...”

李梦蝶带着疑惑的语气说道。

林叶一脸尴尬,系统一百道精品题目做到现在怎么可能没有长进。

林叶说道:

“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就到这里吧?”

“好,拜拜,明晚再聊。”

挂断电话,林叶就开始着手解题,四个题目的思路已经理清楚了,不到半个小时,林叶就做了出来。

林叶看了看系统的任务面板,现在已经到了97/100,

就差最后三个题目。

林叶看着剩下三个题目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灵光突然一闪,一瞬间想到了三个题的思路。

可能是之前的积累,也可能是与李梦蝶的讨论,也可能是水平到了,

林叶没有迟疑,立马在A4纸上写了起来。

写完三个题目的思路,任务栏上已经变成了100/100。

林叶有些激动,终于完成了系统第一个任务,

虽然奖励已经说了,但是有一次抽奖机会,不知道会抽到啥,而且还会加数学经验,

这些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全部都是未知,

不过现在终于可以验证系统的强度了。

“系统,提交任务。”

林叶默念。

小说《从双非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