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垂涎三尺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陈情”创作的《垂涎三尺》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叶晚菲和蒋小瑜讲解完,开始PK两人禁声对方,为自己拉票陈情和沈兴洗完手,从厨房出来,将人高的大红色展架搬出去展架上面挂满颜色各异,形态可爱的花灯他们的脸,在镜头里一晃而过原本是男生多的直播间,立刻女生声音高调奋起[鲸落:刚才那两个帅哥是谁???][身价万亿的美少女:他们手里的花灯好漂亮,他们的手好漂亮,他们的脸好漂亮][小熊软糖融化啦:求求哪,我要这...

阅读精彩章节


有了花灯活动,店里氛围逐渐活跃起来。

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位顾客参加。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灯谜简单,大多与诗词与日常生活有关。

一个小时过去,几乎每桌都有一到两盏花灯。

当然,也有不喜欢热闹的,坐在安静角落,看着别人玩耍,也会不自觉地勾起嘴角。

品尝一口桂花酒。

蛾眉月跳到上弦月,如中秋月饼,被切走一半,灯光却更加明亮。

陈情端出第五道美食,月桂糍粑。

不用说,是拔刀哥徐日昆首吃。

肥肥软软的月桂糍粑躺在淡黄色的黄豆粉里,豆粉香和桂花香伴着适宜温度飘飘然释放。

第一眼看上去,颇有几分讨喜。

徐日昆拿起筷子夹了一颗月桂糍粑放进嘴中。

糍粑还是热乎的,却不烫舌头。

口感偏软,绵绵沙沙又带点嚼劲,满嘴都是浓浓的豆粉香。

多嚼几口,桂花的淡香才从糍粑里透出来,香甜细腻,绵软柔滑。

吃着吃着,徐日昆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柔软起来。

好像躺在流沙之上,一点一点陷下去。

缠绵悱恻的丹桂飘香,闻之欲醉,想挣扎却没有力气,只能任其越陷越深。

“这,这,这……”

徐日昆开口,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痴痴看着陈情。

眼泪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度落下。

最后千言万语,化作一句通俗的话。

“这真他娘的好吃!”

陈情有被他的举动吓到,忍不住问了句,“大哥,您是不是泪失禁体质?”

大哥狠狠点头!

这么多年,终于有人看穿他了。

他明明是个硬汉,偏偏有着泪失禁体质,吃到好吃的东西,就容易流泪。多少风言风语在里头,让他身心饱受创伤。

有口难言啊。

有了大哥的认证,喜欢吃甜的顾客赶紧点起来,生怕错过这道美食。

周晓雨看到陈情在旁边,忍不住问:“老板,我只听说过过年吃糍粑,可没在中秋吃过。”

“其实中秋节吃糍粑,由来已久,大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次,还没等陈情回答她,就有个顾客替她解答。

是个男生,个子很高,皮肤白白净净,说话带点荆城口音。

“没错。”

陈情接着男生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在建造‘阖闾大城’时,大将军伍子胥‘居安思危’,用大量熟糯米压成砖块状,放凉后做城墙基石。当时处于战乱的特殊时期,以防万一,便用这种方式,存下应急粮。”

“后来越王勾践破城,百姓断了粮食,饿得奄奄一息,‘糯米砖’就成了救命稻草,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所以,每到丰年,人们就用糯米制成块状的糍粑,纪念伍子胥。”

“原来如此。”

周晓雨颇有收获的点点头。

陈情科普完小知识,看一眼小桃红。

这个故事是小桃红告诉他的,月桂糍粑也是小桃红教的。

小桃红碰触到陈情眼神,微微低头,脸颊有些发烫。

故事只是她随口一提,没想到会被人放心上,说不感动,是假的。

只是感动归感动,小桃红心中戒备,却无丝毫减退。

...

...

月桂糍粑,12元一份,每人限购2份。

有了陈情故事科普,糍粑又微甜不腻人,很适合当零嘴吃。

尝过的人纷纷点了第二份,没尝过的人,也忍不住点了一份。

陈情带着订单进厨房继续忙。

陈情做的月桂糍粑是纯手工打的,这样才能口感丰富,软韧不烂。

系统购买的糯米,洗干净之后,平铺在蒸盘里,铺上一层新鲜桂花,用筷子戳几个小洞,放入烤箱去蒸。

这样蒸出来的糯米会更加通透,入味一些。

糯米蒸熟之后,倒入石臼中,用大木槌用力捶打。

糯米的粘性很强,需要多人一起配合捶打才能完成。

但是,陈情有武林高手沈兴在,捶打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陈情只需站在旁边,适时添加桂花水和为糯米翻面就行。

也不知道是不是系统的糯米很容易成型,捶打才五分钟左右,糯米饭就变成细腻柔滑的糍粑。

糍粑冒着热气,桂花香芬芳四溢。

陈情拿出糍粑,揉搓成汤圆大小的小团子,放入黄豆粉里来回滚动,过筛,抖掉多余的黄豆粉。

一份月桂糍粑,就做好了。

拿起一颗,在手中拉扯,糍粑光洁如玉,连绵不断。

看得陈情都饿了,直接把这一颗抛入口中。

黏黏糯糯,Q弹软嫩。

豆粉香浓郁,桂花香适宜,糯米的米香被两者掩盖,却还是被陈情灵敏的舌头尝出来。

让这颗糍粑味道更加富有层次感。

好吃!

“喂,你能不能也给我做点吃的。”

沈兴看着陈情偷吃,忍不住为自己发声。

这一天下来,什么体力活都是自己干,就算是头驴,也不应该这么糟践。

何况我还不是驴,是锦衣卫指挥使!

得不到尊重就算了,还得不到休息。

就算两样都得不到,我总该得到点什么吧!

陈情一看挂钟上的时间,八点多了。

小桃红和赵雅是三点半吃得东西。

沈兴因为刚经历生死不久,一来没胃口,什么都没吃。

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整整十二个小时,的确有点苛待员工哈。

“你等会儿,我马上做。”

陈情把月桂糍粑送出去,很快就回来了。

首先,沈兴不爱吃甜的,其次,沈兴不喜欢吃藕,然后,沈兴不能吃辣。

就是陈情做的所有东西,沈兴都不爱吃。

除了油盐饭。

刚好,饭锅里还剩一碗的量。

陈情盛出来,刚准备动手,沈兴拦住,增加第四条个条件,“我要吃鸭子。”

陈情:“……”

这已经不是条件了,这是直接要求。

陈情体谅沈兴一天辛苦,很想满足。

但是……

店里没鸭子,只能出去买。

这么晚了,菜场早就关门,只能去超市,或者别人店里购买。

陈情露出为难的表情,现在点外卖,会不会对店里影响不好?

“我们中秋,可都是要吃鸭子的!”

沈兴郑重其事的说。

“为何?”

陈情知道有这道习俗,但他做废了七、八只鸭子都没做出好吃的来,索性了换别的菜。

不过,他倒是对沈兴这个明朝人要吃鸭子的想法感兴趣。

沈兴不解,陈情身为锦衣卫镇抚使,连这个都不知道。

但还是耐心科普,彰显他锦衣卫指挥使的大度。

“元末时期,蒙古人欺压我们汉人,我们汉人不堪受辱,决定推翻元朝。”

“我们称呼蒙古人为“哒子”,与“鸭子”谐音。采取行动那日,刚好中秋,便有了中秋杀鸭子这一习俗。”

“每年中秋,皇帝都会赐鸭子,对了,为何今年没有?”

沈兴把陈情问到了。

他赶紧道:“有有有,主要是我们这里地处偏僻,要晚点到。”

“晚多久?”沈兴追问。

“一盏茶的时间。”

“有事要赵雅打我电话,我很快回来。”

陈情脱下围裙,厨师服,摘下帽子,跟沈兴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就从厨房绕到仓库,走后门离开。

陈情隔壁的隔壁,是个卖京城烤鸭的,老板为人和善,极好说话。

买两只回来,赵雅和小桃红一起吃。

“电话?什么是电话?”

沈兴看着空气,满头问号。

小说《垂涎三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