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剧透大明,皇后们都被弄疯了!

热门小说推荐,《剧透大明,皇后们都被弄疯了!》是张枫创作的一部军事历史,讲述的是张枫陈诺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而众多的皇帝,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朱元璋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看着身旁的马皇后,犹豫道:“妹子,连续的盘点昏君,咱怀疑又是大明”“只是我觉得,上一个昏君就是大明,我想这次的昏君应该不是咱大明了吧?”马皇后摇摇头:“仙神的想法,岂是咱们能够猜测的?不过我觉得,应该排除唐朝和汉朝”说话间,眉宇中带着些许的思索:“毕竟唐朝和汉朝可以称得上昏君的,肯定不会出现这么早,要不然早就出现了...

第四十一章 黄袍加身赵匡胤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这道声音落下的同时,赵匡胤脸色发白,一口鲜血更是喷了出来。

鲜血洒落在地上,两边的臣子惊呼,可赵匡胤一句话都听不见,直愣愣的看着光幕之中的画面,看着来自仙神的最后评价。

赵匡胤不断重复着。

“凡为人者,无不骂宋!”

忽然,他抬起头,哈哈大笑起来,眼中带着悲痛和痛苦之色。

“哈哈,好啊,好一个凡为人者,无不骂宋!”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神色复杂无比。

南宋赵构。

赵构的脸上同样带着悲哀之色,一个朝代竟然如此被仙神评价,被所有皇帝所看,这简直丢人丢到祖宗家了。

仙神评价,岂是凡人能够阻止的?更何况,仙神所说,貌似也是事实。

他幽幽的叹了口气,“哎,大宋...”

西汉刘彻。

刘彻摸了摸下巴,脸上带着感慨:“大宋算是完蛋了,除非他们从现在开始改变,而且是立即改变,否则大宋早晚会灭亡!”

“不过一个朝代竟然被仙神如此评价,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刘彻摇摇头,没有在说什么。

大唐李世民。

李世民脸上带着些许的幸灾乐祸,“好啊,让赵匡胤之前嘲笑我,现在不能了吧?”

随后,李世民抬起头,看着光幕之中的画面,眯着眼睛仔细想着。

“不过,本次盘点结束,应该就是奖励了,不应该大宋能不能抓住这一次机会。”

大明朱元璋。

朱元璋从沉默中走出,看着光幕:“哎,大宋太丢人了,这都丢人丢到所有平行世界之中了,看来没有人会觉得大宋好了。”

“不过,这大宋的经历倒是不错,可就算是有再多的前那又如何?不还是挨打吗?”

朱元璋摇摇头,看向身旁的马皇后,“妹子,咱们大明虽然穷,但咱有骨气啊,这也是咱最为骄傲的事情!”

光幕之中,盘点岳飞的视频结束了,下一刻,恢弘的声音再次响起。

“第二个番外盘点视频,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大唐李世民。

李世民挑了一下眉毛,“赵匡胤有什么好说的?朕倒是好奇了,不过,赵匡胤既然是开国皇帝,定然也不是寻常人物。”

“朕倒是想看一看他是怎么发家的,会不会和朱元璋一样,也是和尚发家的?”

一旁,长孙皇后笑了笑:“陛下,之前仙神不是说了吗,此人乃是武将出身,恐怕发家史就是大军了。”

西汉刘彻。

刘彻微微一笑:“看来,仙神对大宋的印象不是很好啊,别人的番外视频都只是一个,可到了大宋这里,却有这么多,看来此次并不是夸赞。”

“其他朝代的昏君番外视频,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尤其是大明,得到了多少好处,唯独这个大宋,全都是批评。”

卫青脸上也带着严肃的神情:“仙神只怕是厌恶了这大宋吧。”

“五代十国乱纷纷,群雄割据八十春。”

“江山风雨谁来定,且看黄袍加身人。”

一道恢弘大气的诗句在天空之中出现,响彻云霄。

听到这首诗,众人都感到了困惑。

刘彻微微皱眉:“哦?难道是朕猜错了?这个番外是夸赞赵匡胤的?不过,这五代十国是什么朝代?”

大明朱元璋。

“呵呵!”

朱元璋冷笑一声,看着光幕中的画面,“就是一个造反违背自己主人的叛徒而已,有什么好盘点的!”

仿佛是为了迎合朱元璋一样,光幕中缓缓传来一道恢弘又带着嘲讽的声音。

“赵匡胤的一生是失败的,唯一成功的点就是结束了五代十国局面,完成了一统,若不是这一点,赵匡胤完全可以是昏君!”

“其功大于过!”

听到这句话,赵匡胤的脸色变好了很多,功大于过,这是仙神对他的评价吗?

也不算太过于糟糕。

而光幕中的画面还在继续。

“赵匡胤的发家史,大概是从后周开始,当年,赵匡胤为后周大将,在后周世宗柴荣病痛的时候,将整个朝廷托付给赵匡胤。”

“之后,更是将赵匡胤升为殿前都点检,在柴荣死了之后,赵匡胤的野心逐渐大了起来,他想要做皇帝,但是他又不想背负窃国的名声。”

“所以赵匡胤内心很是纠结,最后,想出来一个十分有趣的办法,这个办法让他名流千古,甚至还成为了一个专用成语。”

“后来,只要提到这个成语就会想起赵匡胤,想起其欲盖弥彰,掩耳盗铃的也信。”

“这个成语叫做黄袍加身!”

光幕中的画面随着这道声音发生了变化,慢慢的,一副画面出现在其中。

柴荣驾崩,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

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过了两天,就带了大军从汴京出发,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

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

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

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推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

官员到赵匡义那里,还没有把话说完,将领们已经闯了进来,亮出明晃晃的刀,嚷着说:“我们已经商量定了,非请点检即位不可。”

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快派人告诉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

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

赵匡胤隔夜喝了点酒,睡得挺熟,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的人声,接着,就有人打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

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

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

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小说《剧透大明,皇后们都被弄疯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