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手撕炮灰剧本,我带兵哥逆天改命

“就要有猫了”的倾心著作,陈宝珠秀珍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至于陈宝珠,她能说啥呢,她啥也说不了,也不能拒绝姥姥姥爷的好意,毕竟二老是真的打从心底里面为自己这个外孙女着想的,挑的对象也可以算是在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类型,甚至还是找的自家知根知底老兄弟家,这也已经算是够不错了对于这个突然之间从天而降的准未婚夫,陈宝珠也就只能默默接受了毕竟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那可真算是百里挑一的好对象了陈保强的动作挺快,很快就搞了一个玻璃瓶厂的工作,对方岁数大了,家里孩子...

第22章 阅读最新章节


这探亲假那也得看地方给不给,毕竟一旦下乡之后,想要再回城坐火车都得有介绍信才能买票,要是没介绍信,那就真的是寸步难行了。

而且也还得看插队的地方管理情况,有些地方的管理人员像是大队长大队支书人不错,开探亲假给介绍信的时候都不会过多地刁难人,可有些地方那就不好说了,有一些暗地里面的规则只是送礼的话,那都还算不错了,有些甚至对女知青都算不上特别的友好。

甚至有些大队对插队女知青的态度都不算太好,耍些小手段的不少,自打有下乡插队这事之后,城里面也是没少听闻那些事,家里下乡的是姑娘,那还真的是忧愁的很。

姜大武和喻凤珠两人知道陈宝珠要下乡不然也不会这么紧张,也还得想办法把人安排去有自己熟人的地方,为的就是图一个安心,免得人在乡下出了什么状况,等到家里人知道,基本上黄花菜都凉了。

陈宝珠自己考的印刷厂的工作就直接卖给了赵红旗的那位在下乡知青办的姻亲,人家里就有愁下乡的孩子呢,不过就是稍微帮个忙把下乡的地点换一换,那边也有人接收,这也算是皆大欢喜的了。

这一份工作的价钱没少给不说,还都把下乡的补贴工作也都弄好了,下乡补贴是有两百块钱,五十块钱直接给到手上,而剩下的一百五十块钱则是会转到下乡的地方,每个月补贴给知青。

“有那补贴也好,这样我们宝珠下了乡,光是有补贴都不会过的太辛苦了。”

杜新月听到这事的时候还忍不住为陈宝珠高兴呢,想想一百五十块钱呢,每个月补贴几块钱,那下乡就算工分挣不够,也还能靠着补贴过日子,说不准这补贴还没用完,人就已经先回城了。

陈宝珠对于杜新月这话明面上当然是笑着认同,但实际上心里也清楚,有补贴是好事儿,那也得看人了。

要是家里有本事能够在城里找到工作让知青早早回到城里来的,那的确日子算不上太难过,可要是家里没本事的,那就得在乡下一直蹉跎年华,毕竟知青下乡是从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存在了。

不过那会的知青下乡,大部分也都是成分有问题,那会主动下乡改造成分的多,而一批量知青下乡可是持续十年的呢,甚至在78年的时候依旧还有最后一批知青下乡,因为那会想要参加高考,必须得下乡。

知青补贴也是最开始的时候比较丰厚,越到后面补贴的也就越少,不过就算再多,只要在乡下一直待着,总也有补贴完的时候。

“我也不怕,就算没有这个知青补贴,我也有钱。”

陈宝珠底气十足地说,虽然她不会去动姜慧留下的抚恤金,但手上卖印刷厂工作的钱就有八百,虽然自己卖的急,对方也没有因此而压价,而是给了市面上应该有的一个工作的价钱,这八百块钱加上面粉厂要补足的一年抚恤金加一起也不少了。

陈宝珠手上也还有面粉厂的工作呢,倒不是她不想卖,事实上只要手上有工作想要脱手的消息一传出去,消息灵通的人早就已经找上了门来,这会就真是主打一个“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小说《手撕炮灰剧本,我带兵哥逆天改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