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精彩节选

第6章 董书兰拿起了那两页纸。 原本不过做做样子,如果需要,她也不吝于违心的赞美两句。 只是…… 她的神色忽然严肃了两分,傅大官对这事极为上心,心里有些紧张。 他也不懂诗词之道,只是读来上口,却不知究竟这两首词水平如何。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十三楼?” 董书兰不知觉的低声吟诵,眉宇间愈发凝重。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好一句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她没有抬头,再次细读,偶有所思停留,脸上却愈发的欢喜,然后,抬头。 她抬头,看了一眼傅小官。 傅小官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这特么的,老头喜欢显摆啊。 她又低头,取了第二页纸。 “江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月缺几时休,……月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天上共悠悠……” 时间仿佛在此刻沉淀,董书兰数次细读两首词,过来许久才抬首,看着傅小官,问道。 “恕书兰唐突,这两首词……皆为公子所作?” 傅小官轻轻点了点头。 “小姐见笑。” “这首词为何没有词牌?” “望江……北,江北月” “这是望江南的词牌律。” “嗯,” 傅小官点了点头。 “这无所谓,江南江北都行,只是我写的江北,就这样随意叫了。” “诗词之道岂能随意?” 懂书兰似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也忘记了面前这个少年两个月前的孟浪,与傅小官较起真来。 傅小官苦笑,摸了摸鼻子。 “好吧,那就叫望江南,江南月……第一句改为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如此……甚好!” “这首南歌子,可惜此刻才见,如若放在昨晚临江诗会,傅公子之名当……传遍临江了。” “啊,昨夜有感偶得,董小姐谬赞,我也汗颜,来来来,请喝茶。” 傅大官听的一愣一楞的,但他明白了一点,儿子的这两首词极有水准。 他的心花儿怒放,对身后的管家张策吩咐道。 “如此兴事,当浮一大白,去取西山琼浆,请贵客品尝。” 董书兰不知道什么西山琼浆,她的心思还在这两首词上,因为这两首词实在太好。 “请傅公子解惑,游人都上十三楼,十三楼指的是什么?” 傅小官心里叫苦不迭,果然装逼被雷劈。 他又摸了摸鼻子。 “我喜欢十三……此为虚数,你也可以理解为站得高看得远。” 董书兰秀眉一凝,若有所思。 十三楼……是真的很高啊,试想自己若站在十三楼,放眼望去,世间风景尽收眼底,这体现了词人宽广的胸怀与立于天地间的写意。 试想,如果改成游人都上三楼,这气势顿然全无。 好一个十三楼,妙极! 事实上,十三楼原本是前世宋代杭州的一处名胜,可傅小官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这么一处地方,所以……他是瞎掰的,于是,董书兰成功的脑补了那一番景象,并将此升华,导致了她对傅小官的彻底改观。 董书兰以为,诗人皆以诗词抒发胸中之意,傅小官当然不会例外。 昨日端午,傅小官立于楼间,有感而发作出了这两首词,南歌子.游赏一词借端午游历,以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文人雅士听歌饮酒之豪迈,令人读之欲然飘仙。 而诗人于念想中登十三楼而赏天下,这是大志愿。 而望江南一词,诗人以月抒怀,句势顿挫峭拔词意极具匠心。 细细品之,回味悠长,清丽洒脱令人难以忘怀!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地共悠悠……” “公子……高才!” 董书兰起身,向傅小官一福,傅小官连忙站起,双手虚扶。 “这……不敢当啊!” “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公子是否愿意?” “小姐请讲。” “这两首词,我很喜欢,能不能抄写一份?” “当然没问题。” “另外……这字?” “啊,我写的。” “哦,这字,倒是……洒脱。” …… 关于两个月前,在临江楼上,傅小官拦住董书兰并放言“小娘子,我要娶你为妻!” 这件事,以及后续所导致的傅小官被董书兰的侍卫给丢去山涧这件事,两人都极有默契的没有提起。 当然,一方面是眼前形势没必要提,另一方面,却是董书兰不愿再提。 因为她无法将两个月前的那个少年和眼前的这个少年重合起来,只有归咎于临江楼时傅小官喝了不少酒,而对于自己的容颜,她是极为自信的。 在那样的场合下,傅小官借着酒意,见到自己的容颜,说出了那句话,当初她是很恼怒的,但此刻……她却觉得是这少年的真性情。 只是,临江关于这少年的传说,难道都是假的? 两首词虽然令董书兰对傅小官的看法改变,但决不至于产生别的思绪。 何况,她已及笄,前来尚书府提亲的人……真的如过江之鲫。 这是她不喜欢看到的,所以她溜到了临江,借的是虞朝长公主的令旨,在临江选皇商。 桌上摆满了精致菜肴。 三人落座,春秀斟酒。 “这是我儿新酿,取名西山琼浆,请小姐品尝。” 酒香浓郁,董书兰一嗅便笑了起来。 尚书府董小姐饱读诗书外秀慧中,这是京都门阀权贵都知道的,但是除了尚书府寥寥几人,便无人知道董书兰喜酒,且……不醉。 “这……谢傅家主美意,书兰不善饮,但此酒闻之诱人,与市间之酒极为不同,甚至比之添香更浓烈,书兰,便浅尝。” 于是傅小官知道了什么叫浅尝。 董书兰取下了面巾,哪怕傅小官心里早有准备,依然被那倾城之貌所惊。
第7章 便见董书兰端起酒杯,浅尝了一口,回味少许,便一口饮尽。 “啊……书兰失态,只因此酒太美,这是……傅公子所酿?傅公子还会酿酒?” “略懂……” 一句略懂,令董书兰又看了看傅小官。 红袖招她去过,添香酒她也喝过,与这西山琼浆相比,添香酒逊色一筹。 作为户部尚书的女儿,耳濡目染有之,父亲的刻意培养有之,她对于商机的敏锐嗅觉远超常人,所以看着她长大的长公主才会将临江皇商一事交给她办理。 此酒,可入皇宫,为天下之最! 春秀为董书兰满上,她有些不好意思,对傅大官说道。 “傅家主……书兰前来可是有事与傅家主商谈,切莫醉了误事,就此一杯。” 傅大官笑道。 “小姐舟车劳顿,正事莫急,我这别院虽然简陋但胜在整洁干净,” 他转头对春秀说道。 “去把西厢房收拾出来,董小姐呆会午休。” 傅大官当然想要将董书兰灌醉,因为他在知道董书兰到了这里之后,便派了人快马入临江,他需要将这消息递给三大粮商。 无论如何,自己的脚步得站住。 如果董书兰醉了,这谈判能够拖到晚上,临江便会有回信,到时自己再见机处理,这事儿便不容易惹到身上。 所以,他极尽所能的劝酒。 然后,董书兰的眼睛愈发明亮水灵,而傅大官却醉了。 “我……不善饮的。” 董书兰这下真的不好意思了。 “无妨,姑娘去凉亭用茶,我先把我爹给安顿了。” 董书兰走了出去,小旗紧随,低声说道。 “小姐……过了啊。” “嗯,” 董书兰声如蚊蝇。 “太好喝了,没控制住。” “正事呢?” “不急。” …… 有风落于发间,董书兰独立溪边。 傅小官安顿好父亲走来,便看见静立的董书兰。 三分酒意之下,董书兰面若桃花颜似玉,腰肢盈盈眼流波,几缕秀发随风起,仿若仙子飞天去。 他收敛了一下心神,走上前来,问道。 “房间已经收拾好,需不需要休息一下?” “不用……这处别院很是精致。” “父亲说,这是母亲当年所建。” 两人随意的溯小溪而行,至一浓荫处坐下。 董书兰坐在木椅上,傅小官坐在溪边的石头上。 “……前些日子,我的侍卫伤到了你,如今可好?” 傅小官一笑。 “大夫说怕有后遗症,就是可能会变傻,所以我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变傻掉。” “这事儿……对不住。” 董书兰很是愧疚,当时在仔细的调查了傅小官之后,她得到的消息是这家伙就是临江城一大祸害,但偏偏官府那边推三阻四不太愿意受理。 这种事儿她是明白的,毕竟傅府是临江首富,花点钱财买通官府也是寻常事,所以她最后叫了侍卫出手,却没料到差点把这家伙给弄死了,现在捡回一条命却留下了后遗症。 “也无大碍,你不用放在心上……说来,还要感谢你。” “感谢我?” 董书兰偏着头看着傅小官,有些不解。 傅小官一笑没有回答,捡起一粒石子丢进溪水,问道。 “此次临江之行,可还顺利?” “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岔子了,只是我还想更低一些,还要花费些时日。” 一个小姑娘独自跑来临江处理这么大宗生意,也算是不简单,傅小官对此事也没上心,心里掠过这么个念头,便也没有再问。 蝉鸣于林,鱼戏于水,傅小官静默,董书兰忽然开了口。 “你那字……得好好练练。” “嗯。” “这西山琼浆每日产量多少?” “昨晚才做出来,还无法统计,但是肯定不会多,至少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提高产量。” “你这酒……可以卖入皇室。” 傅小官抬头看了一眼董书兰。 “如果你傅府有皇商的身份,这酒更能够卖个好价钱。” 董书兰又补充了一句。 “这事儿……如果是我来决定,不用你来找我,我都会去主动争取,但现在的问题是,我父亲好像不太愿意,因为这挺麻烦,也因为如此便会得罪临江三大粮商,彼此合作数十年了,没有必要为这点事撕破了脸皮,父亲也不太在乎这多的一点利润,只是不愿树敌,此事还请你见谅。” “那……你为什么会愿意呢?” 傅小官笑了起来。 “皇商无非是能把好东西卖给皇室,我父亲只有粮食,这东西虽然是好东西,但放眼天下我傅家也算不上什么,但我有很多很多好东西,比如酒,比如……香皂、香水或者是千里镜等等,我想,这些东西才是皇室需要的。” 董书兰眼睛一亮。 “给我瞧瞧。” 傅小官两手一摊。 “酒你知道了,至于别的东西,现在还没有,以后做出来我托人先带给你用用。” 画饼呢! 董书兰没有听过香皂香水千里镜这些东西,有些新奇,但也没期望太多。 皇室什么东西没有? 想来也是根据某个东西加以改进,就像这酒一样。 傅小官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招呼春秀过来,说道。 “去请张管家,我有事找他商量。” 没多久春秀和张管家过来,傅小官蹲在地上,用手将地上的细沙抹平,拿了一节树枝在这细沙上画了起来。 “这是别院,别院外这一片……” 树枝这一条直线画了很长然后圈起。 “把它买下来。” “看这,酒坊在这个位置不妥,外面买下来之后把酒坊移出去,规模……扩大三倍。 而如今酒坊的位置推倒重建,建粮仓,将原本的粮仓分一半出来,堆积太多,隐患很大。” “另外,别院外临水的地方,我要十亩最好的田,插秧不要停,但是在抽穗杨花的时候,如果我没在别院,务必第一时间通知我。” “现在能做的就这么点,地买下来之后先平整地基,其余的规划我来做。” 傅小官丢下树枝,坐到石头上,看着张策。 “明白了没?” “明白了……少爷这是?” “昨天我出去走了一圈,这地方不错,建一处工业园……作坊。” “另外,统计一份下村匠人的名册,各种匠人都要,我若离开了别院,送到临江府上。” “好,要不要请示老爷?” 傅小官拍了拍手上的沙子。 “等我爹起来,你找他去。” 这不是傅小官临时起意,昨天在看过那一片地之后他就有了这个想法。 在这里建立一处研发中心,并量产这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 主要也是为了自己舒服,他需要香皂洗澡,需要好一点的牙刷漱口,上厕所时需要纸……那个棍子擦屁股,这特么太难受了。 当然他后来用了纸,哪怕春秀一脸肉痛。 张策离开,董书兰收回了落在傅小官身上的视线,这个少年愈发让她看不明白。 “什么都没有你就这么决定了?” 董书兰以为,做任何事都应该谋定而后动,傅小官这又是买地又是找匠人又是规划……是不是太草率了? 员外家有钱也不该这样用的吧,万一造不出来,这些钱岂不是打了水漂? “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两天我反复的思考过,材料是有的,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等前期的事情处理好,也就差不多成熟了。” “你弄十亩稻田是干啥?” “这个就真的是实验了,我心里可没底,这需要几年的时间来验证,如果能够成功的话……这一亩稻田的产量估计能够翻倍。” 翻倍? 董书兰一惊,江北一带,如果年份好,稻谷亩产基本在二石出头,也就是两三百斤,如果翻倍…… >>>>点击进入搜索【逍遥小员外】继续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