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徐州市

城市间,亭台楼阁、灯红酒绿,行人来来往往,或是急促,或是漫步。有人说说笑笑,有人吵吵闹闹,众生众相,不尽相同。

这里的春天景色很美,再有清风徐徐拂面,很是怡人。不算大的徐州市还保持着些许古色,相比于一级闹市喧嚣急促,这里明显更加适合享受安逸生活。

徐州城市中心,马向路风味小吃街。作为徐州闻名的风味古色,这里的店铺还保持着古风尖顶瓦房小屋舍的样貌,红木古香门房更添一丝宁静致远。

店铺交隔之间,一辆辆三轮顶着大招牌很是有趣。破旧的小车多是粘满污渍,黑的有些发亮,车前老人的破布巾也是年头许久。

古语有言:酒香不怕巷子深。城市中真正的美味小吃往往也是在那些看似没有牌面的老旧三轮车中。

老胡小巷

作为风味小吃街里最偏僻的地方,这里人不多,但鲜有人知这里藏着徐州最为出名的老胡卷饼,小巷也因此命名。可网上风评甚佳,现实无人问津,令人疑惑。

这天天色还早,别的店铺还没有开门,那姓胡的老人就早早出摊。老人的摊子在小巷深处,店铺也没有几家,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气。

虽然没有什么人气,但是准时出摊已经成了老人的习惯,刮风下雨日日如此。也不是生活艰辛,只是让自己不显得那么无所事事。

“老胡卷饼,好吃的卷饼!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嘞!”每次出摊一声中气十足的吆喝声,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巷也好像因为这声吆喝不再显得那么寂寥。

吆喝声后,老胡一板一眼的先是擦拭面板,再取出配菜,然后升起炉火,再将色香味俱全的料子丢进锅里,之后浓浓的香味悠扬的向外飘去,隔着老远都忍不住让人流口水。

做完这一切,老胡掀开躺椅,拿出一份早晨日报,一屁股坐上去惬意打开手中报纸,静等客人上门。

……

不多久,小巷远处缓缓出现一道男子身影。这人年纪大约二十七、八岁左右,蓄着一头短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衬衫袖口微卷,露出小麦色的皮肤,眼睛深邃有神,鼻梁高挺,嘴唇性感,搭配在一起后,犹如上帝手下巧夺天工的作品。

“老板,来两份卷饼!”男人手提一个黑色公文包默默开口,声音清冷没有起伏,健康肤色的面庞甚至连条线都没有。

“来嘞!几分钟就好,您先坐着等会?”老胡见有客人上门,收起手中报纸乐呵呵的回应。今日上客的挺早,看来不会无聊了。老胡心想。

“好!”

来人正是李向阳,老胡的摊子离他工作的地方不远。近些日子,李向阳每日都会来小巷,只是来老胡的摊子,还是第一次!

老胡这边招呼李向阳先旁坐等待,就开始做卷饼。老胡的动作很熟练,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即使闭着眼睛,老胡也能做出最原汁原味的老胡卷饼。

“小伙子挺眼生啊!第一次来吧!”每次和客人唠会嗑是老胡的习惯,这次同样熟练的开口搭话。

“嗯!是!”李向阳开口惜字如金,再没下文。

一边老胡有些尴尬,不过也习以为常,总有不擅言谈的客人,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小伙子哪里人啊!”老胡没有在意李向阳的态度,即便是自言自语他也能说上半天,这没有什么值得在意的。

听到此话,李向阳沉默了!自己是哪里人?这也是他想要知道的!

看着不在回话的李向阳,老胡这次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了!聊天止于呵呵,相识止于沉默。以往也有不擅言谈的客人,但是一个字都不回应的,老胡也是第一次见。

“哈哈~~哈哈~~我这人就这样,小伙子别介意!”

“北方!”

两人同时开口,场面略显尴尬,有些冷场。

好在老胡也是过来人,赶忙补充:“北方人好啊!北方人豪爽,个顶个的汉子!”

“嗯!”

“小伙子在哪里上班啊!年纪轻轻的很辛苦吧!”老胡也是渐渐习惯李向阳的性格,不在意的继续询问。

“华远!”

“还好!”

“干什么的啊!工资多少啊!”

“职员!”

“三千!”

……

……

老胡一直喋喋不休,李向阳每次回答不超过两个字也不能打断他的热情。

很快两个卷饼做好了,老胡殷勤的给李向阳打包,还叮嘱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就变味了!

李向阳接过卷饼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老胡呐呐的看着李向阳:“小伙子还有事吗?”

李向阳接过卷饼并没有走,而是笔直站立在摊前默默看着老胡,看的老胡有些发毛,才有此一问。

“你~~幸福吗?”好一会,几个字才艰难的从李向阳嘴里蹦咯出来。

原来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老胡心想。

“小伙子不要气馁,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日子可能会苦一些。但要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人总会有出头之日的。”老胡还以为李向阳日子过得不如意,所以才这么孤僻,现在可能是想找个人安慰。

“嗯!”李向阳没有在意。

“可以跟我说说你为什么幸福吗?”总觉得在那冷峻的面庞下,说出这么多字有些难为李向阳,可他竟然真的一下子说了这么多字,还真是破天荒。

“可以啊!”说到这里,老胡明显很兴奋。这也是他最喜欢跟别人聊的事情了!

“我家啊!有两个孩子,龙凤胎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说着老胡露出幸福的笑容。

“可惜老伴去世的早,留下两个娃子。”老胡眼神朦胧,陷入回忆。

“老伴去世后,留下两个娃子,为了糊口我只能出来摆摊,还好早些年有几分手艺,生意还不错。”

“那时不像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还住着小瓦房。大家还都是骑着三轮车出来摆摊,人很多,我的生意也很好,勉强够拉扯两个娃子的!”

“早些时候日子是苦了点,不过后来娃子都长大了,找了工作,就不苦了。”

“现在女儿成了高级白领,儿子自己开了个小公司。”老胡脸上露出骄傲。

“娃子离家也不远,每个月都会回来几趟,还带好多东西。每次都跟他们说别那么费钱,他们也不听!呵呵~~”老胡说到自己儿女就笑得合不拢嘴。

……

……

说到自己的儿女,老胡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也不管李向阳回不回话,说了一个多时辰都不带喘气的。

李向阳也没有打断,静静的听着。两人像是很有默契,一个不断的说,一个静静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