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明朝眼镜店

《明朝眼镜店》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李明小薇,《明朝眼镜店》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小说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送出了眼镜之后,紧张兴奋激动,心情复杂,到了聚宝桥没直接回,车轿打发走了,他与爱妾并仆人一起租了个画舫,坐船进城聚宝桥边便是个码头,秦淮河水的已经涨了起来,此时已经入汛,因这时节桃花次第开放,这汛又叫桃花汛,桃花汛时河水缓涨,其后不涨不落,不阴不阳这会坐在画舫里,尽览两岸春水,优哉游哉,一大乐事也三月底,南京城外林木郁郁葱葱,行船秦淮河上,两岸秀气尽收眼底大明朝南京城...

在线试读


徐府街一出便是夫子庙,夫子庙边上便是应天府府学所在,另一边还有贡院。

古代的学府都是拜孔夫子的,京城里的夫子庙香火很旺。不同于后世的夫子庙,仅有牌枋,这会夫子庙、应天府学、贡院连成一大片,亭台楼阁,蔚为大观。后世这边李明最熟悉的花鸟市场这会怕是子虚乌有。

“李大哥,这就是你说的,读书人赶考的地方?”小强发话了,刚才的争执已经过去了,他和弟弟算是个出色的猎户,而且还粗通文墨,也就是还能识得几个字,能看懂县城门口的告示。他们对于读书人可以做大官一事,还是耿耿于怀的。对于他们这样的猎户,哪天能投军做个武将或是进衙门混到个班头也就是祖坟上冒烟了。

呵呵,可就这祖坟上能冒青烟的事,萧家两小子也给推了。他们推也有自己的想念,山里自由,他俩一动一静,可也都受不得衙门里的规矩,当然这话可不能明说。

“应该就是这里,这对面便是秦淮河。”李明说到这里打住了,不知怎么介绍秦淮河,十里艳秦淮,这会,这个时代的秦淮河两边会是什么样呢,李明真不知怎么说。

二萧还在等着明哥儿发话,结果李明憋了一句。

“那边菜馆酒店多,过桥吧。”

“李大哥说是自远方来,对着京师地面倒是熟恁的很。”小强嘟了一句。

.........................

约摸是下午三点左右的样子,眼前的秦淮河展露她妩媚的一面,河边多的就是柳,看来南京城出名的不只是台城有柳,这秦淮河畔的柳树更是动人。台城的柳,那是让人想起亡国,柔弱无力,秦淮河边就不一样了,更多的是婀娜的歌女。

弱柳扶风,与风中摇曳,时不时的飞出几只麻雀,更有剪水的燕子从河面掠过又钻进那嫩绿的柳条之中。

此时的柳树正值抽絮的时候,鹅黄与嫩绿相间,一阵风过,簌簌的落下一层柳絮,把那水边树下辅了层薄薄的毯子。

柳下,河面,小鱼嬉水,小鱼也在追逐着飘絮,这种细长的扑食郞就喜欢追着水面的东西咬。

对岸一个码头,年青的女子正在撤着米粒逗鱼,河里画舫数条靠在一边,有少女纤纤玉手揭起舟傍短帘,自泼盂中残水,粉容微露,算不上国色天香,也看的人赏心悦目。

沿着河排排的小码头,有些有船靠着,船上正在往码头上鲜活的鱼虾。

十里珠帘真是不假,对面的小楼,临水照花,隔着窗纱都能想象到里面的美人可能正在点着朱红。

华灯映水亦是不虚,还没入夜,码头上的灯笼随风飘动,一阵风过,参差而舞。

画舫凌波,船上的姑娘,不知是凭栏照影,还是在观鱼。三两相依,莺莺燕燕,轻脆可闻。

笙歌不绝,丝竹在耳,不知是哪个院里子传出,还是那个小楼里飞出。

十里秦淮金粉之地,虽说还是在明初,但这艳秦淮的感觉已经出来了,而且比后世的感觉真好,这里有古城的静谧,如那河边上的浣衣女,也有京城的气势,如身边的煌煌国学。

看不到“秦淮人家”的大字,也看不到香烟的广告,只有白墙黛瓦,墙头远远还有几根绿草长出。闻不到秦淮河水的臭味了,想当年南京市投到治理秦淮河上的费用都是以亿计的,李明还当过一回志愿者,弄了一身烂泥臭。

李明来不及细味这些景色,拉着二人过了桥,找了个酒肆便走了进去。酒店场面很大,就在文德桥边,门口大牌“太白遗风”,更有个大大的酒招子(酒旗),在风中微微的张着。

楼酒的伙计看着这三人的架式,肯定不是来吃饭的,太白楼通常这种客都是在门口买了馒头包子即走,不会进到店堂里来。再一看他们篓子里的东西,便进去传话。不一会,一个人出来了,此间掌柜,这位金姓的掌柜问了他们的来路,倒也没怎么压他们的价钱,小强按着比高资镇里价钱多两成卖了出去,几篓子腊味野味,居然得了六钱多银子,二萧心里欢喜,这下回去定然会得了爷爷的夸奖了,这价卖的比县城高多了。

金掌柜听说他们姓萧,是丹徒县猎户,还免费送了他们几个馒头,这热气腾腾的馒头,味道比他们的干粮好多了。在那“宋兴记”多喝了几杯茶水,李明借问这里茅厕一用。伙计们皱了眉头,可这掌柜却是抬了抬手,指了去处。

进到这酒楼里,李明才发现,古代的大酒店一点都不输给后世的宾馆,一如南京大牌档饭店那样,一楼用的是方桌条凳,黑漆的凳子,清水木纹的桌子,整洁的很。

这会已经是下午,店里的客不多。一楼的桌子空了很多,有些桌子只坐一人,倒也自然,一人一碗酒。有的面前放了一两个碟子,看着象是盐水卤豆豆干鱼干之类。二楼没上去,但也可以看到,用的是椅子。虽然没有豪华的灯饰,这酒店里墙上柱上油灯不少,天花上还挂下很多灯笼,墙上有些字画,李明感叹,这些字画若是传些到后世,那可都是宝呀。

这厕所可不象后世有个什么标志,穿过两道门居然到了一处小院,小院边墙角有浅浅的一条水沟通到墙外,小便自然通到那河里。有点意思,不分男女呀,难道说没有女的过来上厕所吗,也没有个坑呀,难道说没有人在这大便吗。

一边上还有两个大缸水,还有一个水槽,这个李明知道,不知到哪里去玩的时候,看到古代大户人家有这种储水的,乍一看以为是饮用水,其实这主要是防火备用。水缸里有个葫芦瓢,李明看了看,舀了瓢水洗了手,四处看看,没看到有擦手的毛巾之类,李明笑了笑。

净手出来,穿过大厅,有几人从楼上下来,边走还边说笑。

“缙绅,此次缉书或需相助,某等自当效力。”

“这才开始,没个头绪,过些时日,有些眉目再去讨扰。”

“缙绅大才,这等小事还不是手到携来。”

“哈哈哈哈。”

“应天府里藏书者甚众,可放榜求之。江南世家藏书也是不少,也可搜求。”

“所言极是。”

“此次姚大人主事,倒也难得。”

“这回可是得了嘱托,是个大阵仗,不止几个行省,怕是要举国振动。”

...........

李明看到这帮人的样子,估计着是读书人,且还是有些官样,这种官样怎么来的,是从他们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中得出的判断。

李明别的本事没有,自己开店这里年,眼力还是不差。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这几人穿的衣服,衣料显然是真丝的。他穿越到大明朝也有些时日了,这还是第一回看到穿这么好的衣料的人。刚才在珠宝店,那里的伙计、掌柜及至老板也都是穿的麻布衣服。

果然,那边金掌柜远远的陪在一边,点头哈腰,都不知说什么是好。二萧更是被挤到了一边,这帮人出了酒楼后,有马车来接,还有小二牵马送过来的。

“金老板,敢问刚才走出去的是哪里的官爷?”李明先送掌柜的一顶老板的高帽。

“这你都不识,这可是都是我朝重臣呀,解大人,胡大人,黄大人。”金掌柜突然把话收住,他认为与李明这种乡野村民讲这些也是白讲,还是省些口水力气,于是又对着李明笑了笑,便收了口。

李明也没听明白什么大人小人重臣是怎么回事,这个朝代他知道和除了郑和的名号最响以外,别的人一时还真的印象不大深,想不起什么名字。谢过了金掌柜之后,李明和二萧上路往那聚宝门而去,打道回府。

前面从徐府街过来看到的是秦淮河,这一路回走的是钞库街,这街上有漆作。

三人经过乌衣巷口,此处酒楼林立,也有青楼夹杂其中,一时间,突然街面上年青的女子多了起来,其中不乏娇艳美女。

小强这会出奇的哑了,脸红红的,倒不大好意思抬起头来看人,帮主虽然比小强好些,但也是磨不开面的样子。倒是李明这人胆大,放肆的看着周围的美女,眼睛从上到下,时儿盯着脸,时儿盯着胸,眼光虽然不那么色,但如此直视肯定是不礼貌放浪的登徒子之流。好在这时间在这路上投头露面的,大多不是良家女子,看着有这么一个野和尚盯站看,姑娘家有的反倒笑了。

“小师傅可教得奴家念经不?”一个姑娘冲着李明说,李明已经不是第一回被人当成是和尚了,听着这女孩子如此逗他,觉得好笑。

“《金刚经》倒不会,《素女心经》想学吗?”李明很温和的笑着。

“花和尚,不正经。”那姑娘嘴里骂,脸上倒还是有笑意,这姑娘也没听过素女心经这么个东西,这素女一名,至少让她觉得,不是本好经。

“*?”小强有些不懂,“李大哥,这本经书是讲什么的,《金刚经》听过,老和尚那里还有《坛经》,没听说过《素女心经》。”

“话说这个《素女心经》,还要从《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说起。”呵呵,这下听我吹吧。

一路走远远闻到了油香,前面便是京师里油坊集中的地方,过了油坟就是漆作,小强出门带着油葫芦了。买了清漆再往前走便是剪子巷,出了巷口便看到城墙,一眼看去那高大的门楼正是聚宝门,这下路清楚了。回过头去,又买些糖和酒回来,这是进城时就已经盯上了的东西。

出城门的时候,还是那班军士在守着,大手一挥,放他们过去了。

“李大哥,送了那茶叶寻个车回,这般奔走,到了牛家村怕是要见到月头了。”

“也好,哈哈,反正咱有钱了。”李明答的也是爽快

“那四轮的大车,上下还有小梯。”四轮的大车在江南一带很少见,李明第一次下山时,看到的也只是两轮的驴车,更多的是手推的独轮车。好玩的是,即使是独轮的车,居然也有一边坐了一人,拉人不拉货的。

“那轿子居然是四人抬的。”大明朝立国之初,在京师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后来是马车,象徐达以中山王之尊坐驴车的不多。但是坐轿子的人还真的不多,就是有通常也是两人抬的轿子,这四人抬的轿子丹徒县城里是绝计看不到的。

这回去要是再走这么长的路,李明自己想想也是怕了,便问了赶车的,还真有载客搭客的,到丹徒县城一人九个铜钱,若付宝钞倒要算作十文。李明听了窃喜,还好刚才在宋兴记,他要的是白银而不是宝钞,果然这纸钞不如白银值钱,已经贬值了。

还有道长托的茶叶没有送到,李明又问了路人,那寺庙要怎么走,得了指点,三人便去寻找。地寺庙并不难找,就在他们走的大路上,顺路不远。到了那一问,想要找的道士和尚还不在。受人之托终人之事,李明把茶叶放了下来,没见到本人,今天的事也办完了,道长的引见信也不用递了,说了些好话,三人便离开了。

走了不多远,帮主压低了嗓门发话了:“李大哥,莫回头,后面有人盯着。”

“正是,呵呵,我还想着,过了聚宝山那个岔口才吱声,那人自咱们出了王府就一直跟着了。”小强居然也发现了。

小说《明朝眼镜店》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