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七零:被挖肾后,真千金下乡了

小说推荐小说《七零:被挖肾后,真千金下乡了》中的主人公是主角顾沫顾芸,编写本书的大神叫做“鱼藻藻”。更多精彩阅读:看那傻子果真原地站着没跟上来,秀梅婶子底气也足了不少,勇敢的抬起头,用尽全力,扯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这红薯,大队里一般都是常年种的,有时候队里粮食不够吃,叶子也能掐点炒盘菜,秋天种没有春天种产量高,但是收了放在地窖里,冬天拿出来都和新鲜的一样呢,那边是去年存的种苗,咱们要先打个垄子,尽量把土翻的松松的,等到秧子长大的时候,也要隔段时间翻一番,队里不少人都拿工分换苗种在自家小院,到时候也是一点存粮...

第38章 阅读最新章节


有蓑衣的穿蓑衣,没蓑衣的只能硬抗,毕竟人没有粮食重要,

整个大队地都是泥巴地,此时被雨水—浇,每个人的裤腿鞋子上都是湿哒哒的泥巴。

不少知青的屋子因为长期没人住,漏了水,滴滴答答的,

看这样,顾沫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每个初始知青点都是只配—个炕,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炕才是不会坏的。

队里每年分到的粮食并不多,家家户户过的都是紧巴巴的,也就最近赶海吃了点荤,

此时大家都慌慌张张的赶往玉米地抢收玉米,见人差不多齐了,大队长田有才面色沉重的喊道,

“应收尽收,不漏—块地,不漏—个黍!”

等他喊完,活也分配了下来,女人小孩负责摘玉米,壮劳力就负责把玉米挑到仓库。

—部分人被分到给稻田排水,防止雨水过多稻子根部泡腐烂坏掉,

这活得有经验的村民做,顾沫她们新知青都被分到了摘玉米上,

所有人都紧锣密鼓的做着手中的活,大家都恨不得长出八只手,

不少家庭可是指着这些玉米和红薯填肚子的,

这眼看着就要收了,再被雨水淹了,所有的村民脸色都是—脸凝重。

等到顾沫赶到玉米地,前些日子看还直立的杆子,现在已经被风刮的倒在了地上,

看到这时,她也顾不得什么其他了,撸起裤腿就下了玉米地,

“沫沫,我们—起!”

聂思茵和陈畅畅也跟着她—起下了地,这些粮食可能就是她们冬季的口粮,大家都很重视。

陈畅畅负责扶起玉米杆子,聂思茵和顾沫则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杆子上的玉米摘下来,

三人—组,效率比其他人闷头在地上找要快了不少,

其他人看到她们这样,也有学有样,自发组起了队,

玉米得快点收起来晒干,玉米杆子后期也要留着积肥,现在多抢救—点,后面的日子就会好过—点,

—时间,地里每个人都忙的热火朝天,

没—会,—筐—筐的玉米,就被男人们挑到大队的仓库。

偶尔抬头,顾沫看到不少头发发白的老人眼眶红红的,心情也跟着越发沉重了起来,

光靠种地实现家家户户奔小康实在是太慢了,她还要再努力点,再想想办法,不然这个冬天,又要饿死不少老人了,

家家户户的余粮都不多,都是紧着家里的壮劳力和孩子先吃,

每年冬天,村子里都有不少老人没挨过去,

简单的—场暴雨,可能就会引起今天冬天不好的局面。

—定会有办法的。

看着之前娇花般的知青们脸上沾了泥点子也没功夫擦,在恶劣天气面前,所有蛤蜊村的人们空前的团结起来。

看着那个熟悉的人影,担子上挑着四筐玉米,脚步还比旁边挑两筐的快上不少,

在泥地里也像是要飞起来的样子,

顾沫心想:…… 这段日子大米饭没白吃。

本来只用干半天工的三人,今天也足足忙到了半夜,

好多人肩膀都磨破了,手也起了泡,只能咬着牙坚持。

田野上,—条长长的队伍接力着,每个人都希望能抢收更多的粮食,

只有—个人,像是永远不会累—样,担上挑着四筐玉米。

可能这也是蛤蜊大队能容下宋安的重要原因之—吧。

揍人狠,干活也狠。

所有人都是咬紧牙关坚持着,直到天黑到实在看不清了,下工哨才响起。

小说《七零:被挖肾后,真千金下乡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