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穿越大明,打造超现代国家

“粤瓜””的倾心著作,徐阶朱翊釴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只有彻底的剪除了徐阶,让徐党群龙无首,分崩离析,才是你张居正上台的时候,至于现在,朱翊釴并不想举荐张居正入阁“儿臣也举荐户部尚书陈志入阁!”“嗯,”隆庆帝点点头,“既然太子与高先生都—同举荐,那朕便允了!”这其实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张居正失望的低下了头,不再期盼自己可以入阁,他此时内心的想法,别人不得知只听隆庆帝接着道,“陈先生,也—同入阁参与政务吧,至于礼部右侍郎赵卿,便也陪同入阁帮与吧”“...

第12章 免费试读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北直隶京师城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严格的审查也慢慢的流于形式,这才过去不到两月,嘉靖皇帝的国丧禁忌事宜,便逐渐被人给遗忘。

个个赌坊青楼或开后门或以走娼的方式,慢慢的从新开业,五城兵马司各个巡检衙役,收受孝敬忙的不亦乐乎,除了各别出头太跳的,被抓个正着以儆效尤外,其他的,衙门的老爷们似乎也不想去过多找事,一切水面平静水底乱波。

大明的官员们这两个月忙的真可谓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君又何尝不是,一登基,隆庆皇帝就急不可耐的安插自己的亲信官员,其中尤以原户部右侍郎陈志陈远长为最。

先是将江西巡抚马森调任户部尚书的公文召回,将其调任南京户部尚书,这一北一南的差距,让推动此事的徐阶徐阁老气得差点没上疏乞骸骨。

接着隆庆皇帝以户部尚书位重急缺为由,要求吏部尚书杨博尽快重推合适人选,杨天官便仔细推敲后推出三人用以廷议:陈于陛、陈志、殷士儋。

这三人都是昔日裕王府邸的讲学教师,妥妥的是你皇帝心腹了吧,这回你总不好推了从选了吧,隆庆也从善如流的点头表示可以后,就在吏部尚书杨博的主持下召开了隆庆朝的第一次官员选拔投票大会。

且最终被陈志夺魁,朝中的各部门官员是不奇怪的,陈志这个隆庆皇帝的潜邸‘幕僚’,可是和高拱高胡子并称裕王二师的。

陈志者,正德十五年生于潮州府潮阳县河浦,嘉靖十六年以二甲第三名中进士,授庶吉士得入翰林,时嘉靖二十年,四川按察使翁万达转任陕西布政使,又火速调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陕西。

没多久又是擢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偏、保军务,他在任时,便上疏奏请嘉靖皇帝以翰林为压粮官,以习边事,而陈志就在这一批压粮的翰林中。

陈志因为是翁总督的同乡,被格外的照拂,时常随翁万达巡视边地,到翁万达父丧归家时,还上疏向嘉靖极力推荐陈志,被擢升为户部右侍郎兼裕王府讲学。

高拱对这位熟悉边事,尤以善钱粮的陈志陈远长极为钦佩,在高拱眼里,裕王府内,唯陈志与张居正二人可为他以后执政内阁的作坚实的臂膀,他入阁后,也时常跟二人聚饮畅谈国事。

但徐阶徐阁老是不爽的,他看中的人,没选上不说,还被高胡子背后捅刀,安插上了他的人,但皇帝都朱批点允了,他也不好反驳什么,总不好让人直接弹劾陈志吧,那未免吃相太难看。

而且,他徐阶也在谋划着他的爱徒张居正入阁的大计,对徐阶来说,高拱就是个白眼狼,他徐阶在与严嵩的争斗中,安排了高拱入阁,为的是在打倒严嵩之后,独享这一成果。

高拱和郭朴作为他徐阶提携入阁的后辈,不感他徐阁老的恩不说,却处处和他唱反调,打着拨乱反正,重整朝纲的幌子到处拉帮结派就不说了,连隆庆皇帝这个新君,对他徐阶都是爱理不理的,这就让他不免有些心寒。

在他徐阶看来,是谁在他储位不稳时,到处为他奔走,是他忍辱负重的徐阶徐子升,又是谁斗倒了严奸维护了他裕王的颜面,是他为国除奸的徐阶徐华亭。

这般忠君体国,为保先帝声名,他微改嘉靖遗召,使得早前因为劝谏而被贬被罚的直臣得以赦免,此虽有失德之处,然难掩饰他拳拳忠心呀,皇上你现在这般作为,实在是寒了老臣的心呀!

徐府内,年以半百的徐阁老端坐上位,左边是他的爱徒张居正,右边是他的长子徐璠,旁边还有胡应嘉和欧阳一敬作陪,四人就马森被调之事正愤愤不平,徐阶却不表态,只端茶饮用,抬眼察看三人脸色。

“存斋公,皇上此举,有违朝廷历来之例,恐为人言公不谏而助长皇上胡作非为也,”说话的是欧阳一敬,他自诩为大明目前的‘战神’在世,凡他所厌弃的,不上本参他,心里是不舒服的。

“司直言过矣!”

徐阶嘴上说一套,心里其实是巴不得欧阳一敬上本的,但他作为堂堂阁老,却不好直接挑明的,毕竟他徐阶不结党是举朝公认得。

“皇上调陈远长为大司徒,恐其中含义颇多啊,父亲,这高肃卿整天在外说什么改革弊政,怕不是……”

徐璠的这一凡意义不明的话一出口,张居正端正身子,看向上位徐阶,徐阶脸色不变,眼睑半眯,“朝廷这些年确实是入不敷出,老夫作为首辅,自然责无旁贷。”

四人见徐阶这番话,却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听徐阶接着道,“先帝喜好丹药,靡费于道家之法,求仙问道至有今日朝廷窘境之困,我等还需警戒啊。”

“阁老说的是,太祖所定之制,必不会错,后人之作为,实不是祖制之错,乃是今人之错也,皇上处登大宝,我等也该时时劝谏皇上勿再行先帝之过,如此,朝廷安矣!”

张居正暗自撇了撇嘴,对胡应嘉的这段话不置可否,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但这些年朝廷的困境,他都看在眼里,固然有嘉靖皇帝乱搞求生问道的钱财耗费,但整个大明税赋在慢慢的减少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的。

如今他们不思内中原因,却只是言先帝求道而国朝税减,这是什么荒唐话,无非是改革可能会动到他们的利益而已,拿朝廷这个大家的税赋去补他们宗族这个小家。

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但对于他张居正来说,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又能如何,就是他上弹章也不过是淹没在这茫茫的公文中而已,他观老师徐阶之意,似乎有固守旧业,不乱为上的意思在内,他也不好太过跳脱,白白恶了师相。

在他看来,怀郡王被立为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他也不求多,希望老师能够给他谋个太子詹事即可,他还正值壮年,野心是有的,但还不敢想到他老师要他入阁这件事上。

小说《穿越大明,打造超现代国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