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最爱君 角色:李贽克罗齐 看现代言情文,千万不要错过“最爱君”的《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概述为:赤壁之战,打得曹操屁滚尿流。夷陵之战,打得刘备客死白帝城。孙权用实力赢得曹、刘及其后继者的尊重。那是建安十八年(213年)的事

评论专区

我才不是精灵文配角:东拉西扯、水漫金山!作者这毛病能不能改改?上一本就是这毛病让我中途弃书,这一本还是这鸟样 重生之抠脚大汉变男神:原谅我看了不少娱乐圈文,深深地反省,当初怎么就看下去了呢?套路文,想当然,配角智商感人,嗯,其实主角智商也感人,看着他一路顺风顺水大开金手指,呵呵,作者开心就好,反正笔者看着看着就把脑子吃了。 鬼股:徐公子就不多介绍了,在网文圈子里名气应该不小吧,个人风格相当明显,我就是这本书入坑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

第 1 节 天之骄子的创业路


加载中...孙权 加载中...赵匡胤 加载中...朱祐樘 加载中...崇祯 加载中...李自成 加载中...慈禧 大皇帝孙权:前世是王莽,转世是袁世凯论实力,他明明是一线大 IP,死后却成了 PI(屁)一样,无足轻重的小龙套。
如果有机会重回舞台**,他一定会跟后来的三国历史编剧们开撕:你们有没有职业道德,懂不懂尊重历史?
如果他知道自己抗议无效,一定会发出英雄暮年般的感慨:历史就是个任人删改的文件夹。
他,是生前强大到令对手又爱又怕又恨,死后寂寞到刷不出存在感的孙权。
1孙权 18 岁就接手父兄的创业公司。
论年龄,曹操(155—220 年)、刘备(161—223 年)是孙权(182—252 年)的父辈,在他们眼里,孙权是个小屁孩。
但论创业资历,刘备在官渡之战前后替袁绍打工的时候,孙权已经是江东创业公司的大老板。
直到孙权及其创业公司先后给曹、刘两位大叔开了颜料铺,所有人终于不能不承认,这小子真的做大了。
赤壁之战,打得曹操屁滚尿流。
夷陵之战,打得刘备客死白帝城。
孙权用实力赢得曹、刘及其后继者的尊重。
那是建安十八年(213 年)的事。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的濡须,两军隔江相持之际,孙权坐着一条大船来观察曹军的动静。
史载:”(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
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可见,孙权是很机智的一个人。
他起初没料到会中了这么多箭,弄得船一侧轻一侧重,都要倾覆了,但他急中生智,设法使船得到平衡,脑瓜子灵光得很。
目睹孙权的船像刺猬一样满载而归,估计曹操整个人都黑线了。
曹操后来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以表示对这名晚辈兼劲敌的尊重,连带着伤害了亲生儿子曹丕、曹植们的感情。
连罗贯中捧诸葛亮,虚构草船借箭,都要从孙权这里揩油。
再后来,蜀国有一帮人叫嚣着要揍孙吴,诸葛亮宁可认怂也不同意,还给孙权狂点赞,说孙权用人治国很有一套,不是我不打呀,你叫我怎么打呀?
2的确,没有两把刷子,孙权这个江东集团 CEO 的位子能不能坐稳都另说,更不要说拓展业务了。
虽然是创二代,但孙权接手的公司账面却很难看。
尤其是员工利益固化,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搞不好就要吃散伙饭了。
他的家族是江东土著,但孙坚发迹是在北方,在江淮间招聚了士众,浩浩荡荡杀回江东,起家并不光彩。
在本土大族眼里,孙坚及其继任者就是野蛮的侵略者。
此外,吴郡富春孙氏出自寒门,除了拥有武力,什么都没有。
江东世家大族流着道德的血液,从五脏六腑就瞧不起暴发户,对孙氏军事政权要么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要么积极参与武装反抗。
孙权的哥哥孙策对这些人的态度很强硬,通过消灭江东豪族的肉体树立权威。
孙策自己很快遭到反扑,被江东豪族雇佣的刺客击杀。
孙策死前,已经开始怀疑,单靠枪杆子到底能不能出政权?
他给孙权的遗言是:”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话对极了。
孙权的长项之一正是”举贤任能”。
接任 CEO 之后,孙权重点调整了中高层的人事架构。
具体操作如下:以孙坚、孙策旧部为代表的淮泗将领,留任一批,比如周瑜、程普等,这是枪杆子;躲避战乱流亡江东的江北士人,留任或起用,比如张昭、诸葛瑾、步骘等,这是笔杆子;最后吸纳江东豪族入股,顾陆张朱”四大家族”都来了,这是钱袋子。
于是凝心聚力进行”江东化”改革,事业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3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孙权真像是一个现代企业家穿越过去的。
他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很高的位置,经常发表内部讲话,做部下的思想工作,用事例说服人,用感情打动人。
孙曹濡须大战,孙权任用周泰为濡须督,东吴名将朱然、徐盛不服:周泰凭什么踩到我们头上来?
孙权于是通知大家一起吃个饭,开个会。
宴会上,他亲自给周泰敬酒,让周泰脱下衣服。
众人惊呆了,周泰身上伤痕累累。
孙权说,来,你给大家伙讲讲每一条疤痕的战斗事迹。
这些疤痕都是 18 年前留下的。
当时孙权被山越所困,短兵相接,差点丧命,是周泰死命突围,身受 12 处大伤,才保护孙权死里逃生。
君臣二人在宴会上,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一问一答,说到动情处,孙权拉住周泰的臂膀,泣不成声,入戏很深。
他还当场把自己的头巾和车盖赏给周泰。
宴会结束时,孙权命人奏响军乐,在一片肃穆的鼓角声中,由周泰走在前面,诸将簇拥着走出会场。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
经由这些感人的仪式,大家达成了思想的统一。
江东集团的口号呼之欲出: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用孙权的话说,叫”骨肉之感”。
他曾对将士”表白”:”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
荣福喜戚,相与共之。”
因为是”骨肉”,他对将士信任有加。
周瑜在赤壁之战建了大功,刘备向孙权进谗言,说周瑜要上天了,迟早要反。
孙权不为所动,继续委以重任。
刘备准备攻打孙吴,有人告发诸葛瑾与刘备有一腿,恐怕是奸细卧底。
孙权泰然处之,还把告发信转给了诸葛瑾,让他宽心。
孙权对人说,我与诸葛瑾有”死生不易之誓”,他不负我,我不负他。
肉麻得不要不要的。
因为是”骨肉”,他对将士关怀备至。
吕蒙病重,孙权挂念不已,想去探病,又怕影响他休息,就偷偷在墙上凿了个洞观察,看到他吃得下东西了,高兴得哈哈大笑,看到他病情不见好转,担忧得不能入睡。
朱然病重,孙权也是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着。
易中天说,曹操的**有点像”沙龙”,刘备的**有点像”帮会”,孙权的**有点像”家庭”。
4魏、蜀、吴三国中,孙吴集团至少创造了两项纪录:孙权在位时间最长;吴国享国祚最长。
做一棵常青树,无论对领导人(CEO)还是国家(企业)来说,都极其困难。
孙权做到了,妥妥的。
他把公司治理得这么成功,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不伤钱,怎么就在历史上不受待见呢?
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太像一个企业家(商人)了,奉行实用主义,没有信仰,只有利益。
不管白猫黑猫,对公司有用就是好猫。
曹操和刘备都懂得标榜路线,争夺正统,宣传为正义而战。
一方奉天子以令不臣,另一方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都伪装成名正言顺的样子。
孙权不搞这一套,承认孙吴集团就是个利益集团怎么了?
真诚有错吗?
在魏、蜀的夹缝里,他活成了一个自由人。
只要对孙吴集团有利,他想跟谁好就跟谁好,一会儿跟蜀汉感情飙升,一会儿又跟曹魏卿卿我我。
这是孙权在现实中得到的便宜,也导致他在青史中吃了大亏。
魏、蜀、吴,长时间内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孙权其实居功甚伟。
不过,传统史学家不吃这一套。
他们写史(包括写历史小说)的原则只有一条:正统,正统,还是正统。
三国之后,有的朝代奉曹魏为正统,史家就美化曹操;有的朝代奉蜀汉为正统,史家就美化刘备,以及他的好搭档诸葛亮。
没有一个朝代会推崇不站队的孙吴,孙权就这样被轻飘飘地无视了。
5南宋之后,”拥刘反曹轻孙”成为定式。
孙权如果知道自己死后的命运,一定会得抑郁症的。
对他这么一个枭雄来说,没有比被无视更痛苦的事了。
他甚至愿意领受曹操一样的身后命运,被黑成白脸奸臣,在所不惜。
被黑,也是一种关注。
至少人家还知道你做过什么。
孙权呢,刷存在感的机会都不给。
他生前做一把手的时间比谁都长,称帝却比谁都晚。
曹丕称帝,他拉下老脸,向其称臣,继续装孙子。
次年,刘备也称帝,他还是不为所动。
说他心里不痒,那绝对是假的。
他唯一的心理调节方式,就是很有娱乐精神地从曹丕、刘备的年号(黄初、章武)中各取了一个字,组成自己的年号(黄武)。
脚踩两只船,意淫了一把皇帝瘾。
到他称帝的那一年(229 年),曹操已死了很多年,刘备也死了很多年,连曹丕都死了 3 年。
而他,做江东集团 CEO,已经整整 30 年。
不愧是一个优秀的”忍者”,真能忍啊。
难怪《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把他比作越王勾践。
称帝,终于成了孙吴集团的一碗毒药。
孙权称帝前后,判若两人。
也许他忍了大半辈子,不想再忍,无须再忍,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各种任性骄逸,好大喜功,昏聩猜忌,通通跑了出来。
一个优秀的 CEO,变得跟历史上许多帝王一样普通。
他晚年导演的宫斗戏更是寒了多少人的心,什么”骨肉之感”,什么一起创业,什么思想工作,都是没有的事,代之以各种悲剧收场。
好名声就这样毁于称帝,毁于放纵不再做”忍者”。
严谨的史学家可能会给你客观的评价,但大多数人不会想得多么客观,晚节不保,当然给个差评啦。
我时常在想,孙权的前世也许是王莽,转世也许是袁世凯。
他们都是杰出的”忍者”,也是失落初心的皇帝。
孙权的谥号牛哄哄,叫”大皇帝”。
古往今来,只有秦皇嬴政自称”始皇帝”能与之媲美了。
这么”大”的野心,换来这么弱的存在感,真是历史的讽刺。
赵匡胤称帝:一根擀面杖打出来的新朝代?
1后周显德七年(960 年),正月初二,作为后周大将的赵匡胤(927—976 年),被一则到处谣传的消息,搞得有点惶恐不安。
此前一天的大年初一,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契丹联合北汉再次南下进攻后周,慌乱之下,后周朝廷急忙命令赵匡胤领兵出战,因为当时,赵匡胤是后周两大军队系统之一殿前司的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
尽管事前已经做了大量准备,然而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开封城里到处传言,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
正值新年,开封城里的老百姓,却被这则传言吓得到处逃命,整个开封城里人心惶惶,然而诡异的是,好像已经被封锁了消息的后周朝廷却毫无反应,貌似对开封城里的大骚动毫不知情。
但是赵匡胤自己却被吓了个半死,正在千钧一发的当口上,事还没干呢,眼下这帮混账小兵们就开始到处传言,万一出点闪失,岂不要了卿卿性命?
惶恐不安的赵匡胤马上叫来家里人一起商量,说:”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
赵匡胤的姐姐当时正在厨房里,她听到后铁着个脸,拿着个擀面杖出来打了一下赵匡胤,说:”大丈夫临大事,行不行自己决定!
不要来家里吓女人!”
对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写道,在被打后,赵匡胤若有所思,”默然出”。
临走前,赵匡胤命令,将家里人全部隐藏到开封城中的封禅寺,以免失败罹祸,因为他决定,哥们要干大事了。
2赵匡胤被姐姐拿擀面杖打的两天后,后周显德七年(960 年)正月初四早上,赵匡胤在离开封城不远处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起了一场被后世称为”陈桥兵变”的政变,随后迅速回师开封,逼迫 7 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帝位,演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禅让”大剧。
关于这个事件,按照《宋史》等权威版本,说的是 960 年正月初四(2 月 4 日)这天早上,喝了酒还没完全醒的赵匡胤,可是在稀里糊涂之中,被将士们拿着一件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黄袍”,强行逼迫当皇帝的哦。
哦,事情可没这么简单吧?
事情确实不简单,对此,赵匡胤早已密谋了许久。
要夺权,首先要掌握禁军。
在后周世宗柴荣时期,后周拥有侍卫亲军司、殿前司两大军队系统,而当时,赵匡胤只是殿前司的副将:殿前都指挥使;而当时的殿前司主将殿前都点检,是后周太祖郭威的驸马张永德——如何才能取而代之当上主将,真正掌握其中一支禁军呢?
机会很快到来了。
显德六年(959 年)六月,英明神武的后周世宗柴荣病重,就在这时,柴荣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一则传言,说”点检做天子”。
此时,作为禁军大将的张永德兵强马壮,而后周太子柴宗训却只有 7 岁,于是,临死前几天,柴荣下令撤掉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职务,改命赵匡胤接管殿前司这支禁军。
四天后,显德六年(959 年)六月十九日,39 岁的柴荣病逝。
在一个来路不明、不知道谁制造的传言的帮助下,赵匡胤,作为最大的受益者,顺利得到了”殿前都点检”这个禁军大将职务。
此时,赵匡胤只有 33 岁。
3这个 33 岁的帝国禁军大将,年纪之轻、手段之高、演技之精,堪称人精、戏骨。
眼看着 39 岁的周世宗已经病死,而新即位的周恭帝柴宗训不过是个六七岁的小儿,所以,赵匡胤对皇位,很是心动。
尽管宋代的史学家对”陈桥兵变”隐晦莫深,因为或许在他们看来,一手提拔赵匡胤的后周世宗柴荣仅仅病死半年,赵匡胤就迫不及待兵变夺权,欺负柴宗训和符太后等孤儿寡母,于情于理实在太不光彩,所以,如何变着法儿为赵匡胤粉饰一下,自然是宋代史学家们的重大政治任务。
然而,总有那么丁点信息,隐晦传达着与”权威版本”迥异的神秘信息。
前面已经说过,后周时期,为了防止禁军掌控国家命脉,军队被分为侍卫亲军司、殿前司两大系统,周世宗柴荣临死前,赵匡胤通过一则广泛流传的传言,顺利当上了殿前都点检,掌控了殿前司这支军队。
然而还有一支军队,侍卫亲军司怎么办?
当时,作为柴荣的皇后,周恭帝柴宗训的母亲,符太后还有一个身份。
她有个亲姐妹,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的妻子。
在符太后看来,赵匡胤是后党、外戚成员,掌控禁军,她心里比较踏实;在赵匡胤一党的撺掇运作下,不久,侍卫亲军司的最高统帅、始终效忠后周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却被外派到扬州,做了淮南节度使。
在曲线运作,调走自己的最大军事对手后,赵匡胤又在侍卫亲军司中,将”自己人”高怀德运作当上了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另外一个”自己人”张令铎,则被任命为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如此一来,尽管名义上的侍卫亲军司最高统帅仍然是外派扬州的淮南节度使兼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李重进,实际上的指挥权却已经落到了赵匡胤的”自己人”手中。
不知不觉,在周世宗柴荣死后半年,被符太后视为外戚和亲信的赵匡胤,已然隐秘掌控了后周帝国的两支军队。
4在这个神奇的帝国,你要掌权,人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说起来,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曾经当过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营州(今辽宁朝阳市)、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等三州刺史;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则长期在后周的侍卫亲军司担任高级将领,为儿子赵匡胤留下了深厚的人脉,一直到陈桥兵变四年前的 956 年,58 岁的赵弘殷才在军中病逝,死后还被后周世宗柴荣追赠为武清军节度使、太尉。
所以,后周帝国的军队系统中,到处都是赵弘殷和赵匡胤父子的人脉,而作为儿子的赵匡胤,在后周的军队中,还加入了一个连他在内,号称”义社十兄弟”的组织。”
义社十兄弟”,指的是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十人,在他们年轻时还是低级军官时的一个结拜组织。
日后,这些人有的成长为后周帝国的高级军官。
到陈桥兵变前,赵匡胤的”义社兄弟”石守信,已经是殿前司的第三号人物:殿前都指挥使;另外一位”义社兄弟”王审琦,则是殿前司的第四号人物殿前都虞候;而赵匡胤的其他”义社兄弟”们,则分散在后周帝国的各个军队系统中,担任着大大小小的职务。
如此一来,整个后周帝国,说起来,军队系统中,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都有赵匡胤的人。
大哥要是当了皇帝,兄弟们也该跟着沾沾光不是?
5尽管筹谋已久,但发动兵变前,赵匡胤还是有点忐忑。
这不,回到本文开头,底下那些该死的小兵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把个”出军之日,当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的话传得整个开封城人尽皆知。
除了蒙在鼓里的符太后和小娃娃周恭帝,开封城里的老百姓,已经掀起了一场大逃亡,搞得赵匡胤心里惶恐不安,这才有了本文开头,被他的姐姐用擀面杖小打”训斥”的事。
说起来,赵匡胤一家对这场兵变早已了然于胸。
陈桥兵变成功后,赵匡胤的母亲、荣升为太后的杜氏很是得意,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有这样好妈妈的鼓励,小名为”香孩儿”的赵匡胤,当然要放手干一场、搏一把了。
于是,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960 年 2 月 1 日),一个诡异的消息从后周前线传来,说契丹联合北汉南下,军情紧急(后来事实表明,应该是假消息),请求允许让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立马带兵出征,慌成一团的后周朝廷立马传令整军出兵。
说起来,符太后和后周朝廷的重臣们,忘记了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是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 年),当时,枢密使郭威也是以契丹入侵的名义,趁机掌控军队发动兵变,建立了后周;时间才过了十年,随着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荣的相继去世,孤儿寡母的后周小朝廷,已然忘记了后周如何得以建立的”大事”了。
以军情紧急掌控大权后,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二(960 年 2 月 2 日),赵匡胤先是打发他的副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作为前锋,先整军出发离开开封城。
当时,与殿前司的第三号人物石守信、第四号人物王审琦不同,殿前司二号人物慕容延钊虽然跟赵匡胤关系不错,但他并不知晓赵匡胤的兵变计划,所以赵匡胤先将他打发走远一点,以免妨碍”大事”。
新年的第三天,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960 年 2 月 3 日),赵匡胤也整军出发了,当晚,他就带兵抵达了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当天傍晚,有一个自称懂得天文的军士苗训先是大叫起来,说你们看你们看:”日下复有一日”哦。
原来,那会刚好日晕,但经苗训这么一说,似乎天机有变,大太阳要吞掉小太阳了!
于是乎,将士们开始”相与聚谋”,说这不对啊,要变天了哦!
然后,正月初四(2 月 4 日)凌晨,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家臣赵普等一帮子人马涌进了赵匡胤的军帐,把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然后跪下,大声喊起了万岁。
假装喝得有点晕乎乎,还没完全”酒醒”的赵匡胤,于是跟手下们约法三章,说你们不要随便杀人哦,不要随便抢劫哦,这样子我才能当你们的皇帝。
早就说好的事,将士们自然大声说:一定一定。
6在宋代史学家的渲染中,陈桥兵变似乎一呼百应,属于一个完全没有前期准备工作的突发事件。
然而,史学家们总是春秋笔法,时不时就留下一点破绽,例如那个司马光,就有意无意记下了赵匡胤挨姐姐训打”点拨”的事。
正月初四日,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当天,赵匡胤带着大军杀回了开封城。
然而在开封城陈桥门值班的两位警备队长陆、乔二人(史书没有记下详细名字,仅留姓氏),在开封城几日来的异动中,已感觉到了不对,他们拒绝为赵匡胤打开城门,并与赵匡胤的部队形成对峙;赵匡胤也没有强行攻打,而是指挥部队绕路到封丘门进入开封城,在那里,赵匡胤的亲信打开了城门。
当时,作为后周两大军队系统之一的侍卫亲军司的二把手、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正在皇宫内,在听说赵匡胤兵变入城的消息后,忠于后周朝廷的韩通在仓促之中,立马带着少数亲兵出城迎战,没想到却被赵匡胤的内应、作为”义社兄弟”的石守信派兵伏击。
韩通随后冲出重围,并马上派人前往搜捕赵匡胤的家属,没想到的是,赵匡胤的前锋王彦昇已杀入开封城中,随后,韩通及其三个儿子全部被杀。
而在听说皇宫已经沦陷后,守卫陈桥门的陆、乔两位警备队长,不甘心投降赵匡胤,双双选择了上吊自杀,为后周殉国。
至此,开封城中微弱的敢于抵抗的军事力量,已全部消失。
7陈桥兵变当天,赵匡胤随即杀进开封皇宫。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宰相范质在愤怒之中,紧紧抓住次相王溥的手,指甲几乎将王溥掐出血来。
范质不顾生命危险,大声质问赵匡胤,赵匡胤的部下罗彦瓌拔出剑,厉声威胁范质等人说:”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赵匡胤)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
此时,被吓得面如土色的二号宰相王溥,随即跪拜起了赵匡胤,而范质则”颇诮让太祖,且不肯拜”。
赵匡胤倒也不杀范质,只是强行逼迫后周恭帝马上退位”禅让”。
开封皇宫内杀气腾腾,仓促之中,赵匡胤突然想起来”受禅”还”未有禅文”,这下怎么搞?
没想到的是,早已有人提前洞察先机。
翰林学士陶榖马上跑了出来,说我早就写好啦(原话”已成矣!”
),然后从怀中掏出逼迫后周恭帝”禅让”的”禅文”,恭恭敬敬进献给赵匡胤审阅,然后转身交给了范质等人。
陈桥兵变第二天,960 年 2 月 5 日,赵匡胤正式将后周国号更改为宋,并改年号为建隆。
至此,大宋帝国正式建立。
赵匡胤夺权后,周世宗柴荣遗留下的四个儿子,周恭帝柴宗训(953—973 年)在被迫”禅位”后,被降格为郑王,13 年后去世,年仅 21 岁,无子。
陈桥兵变后两年,柴荣的另外一个儿子、年仅 10 岁的柴熙谨去世。
而柴荣的最后两个儿子:柴熙让、柴熙诲,按照北宋史学家、编撰《新五代史》的欧阳修的说法是:”不知其所终。”
至此,柴荣家族的血脉,也从史书中被”消失”了。
对于后世所谓宋朝皇家厚待柴氏后人,封其后人为世袭崇义公、宣义郎的记载,从血脉来说,他们其实,并非柴荣的嫡系子孙;因为真实的柴荣子孙,早已在历史上或夭折,或无子,或”消失”了。
赵匡胤想不到的是,陈桥兵变后 16 年,公元 976 年,他自己也会在一场诡异的大雪之后离奇暴亡;而他仅存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先后一个自杀,一个离奇暴死。
历史,是有轮回的。
明朝盛产奇葩皇帝,他却是一股清流1明

第 2 节 带血的皇冠


加载中...王莽 加载中...萧衍 加载中...李渊 加载中...李治 加载中...武则天 加载中...朱棣 加载中...爱新觉罗·胤礽 王莽传奇:史上唯一”民选”皇帝多年以后,面对涌入长安的更始军士兵,新帝王莽将会想起众人劝进那一幕。
其时代汉建新,开启”新时代”,春风得意。
谁知恍惚 15 年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如今自己身败名裂,为俎上鱼肉,已经 68 岁的老王,始料未及。
王莽不会想到,自己被杀后,身体会被更始军士兵分裂,剁成肉块,而头颅则被割下送到宛城悬于闹市,甚至舌头也被人切去吃掉。
王莽更不会想到,在死后的近两千年间,自己将以”篡位者”之名遗臭万年。”
当年推我做皇帝的,难道不是天意民心吗?”
1公元前 45 年,汉元帝初元四年,王莽出生。
在古代,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的降生往往伴随着异象:什么”雷电晦冥”啊,”紫气充庭”啊,”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啊……王莽呢?
别说异象了,哪怕在王氏家族里,他的出生恐怕都不能算是个事儿。
虽说他的父亲王曼,是当朝皇后王政君的亲弟弟,但是要知道,王莽的爷爷育有八男四女,而王曼并不是长子。
按宗法制来说,王曼一支在家族里没什么地位。
而王莽也非王曼的长子: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王永。
可以说,虽然生在外戚之家,但王莽的血统,并没有给他太好的顺位。
不幸的事还在后面。
公元前 33 年,汉成帝继位,王政君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于是大封兄弟:以长兄王凤为大司马,权倾朝野;又封弟弟王商等六人为侯。
王氏一族,飞黄腾达,唯独王莽一家时运不济。
父亲王曼以及哥哥王永都没活到这时候就去世了。
家中没了顶梁柱,只有寡母、寡嫂和小侄子,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依靠王莽的几位叔伯。
生活的重担,夹杂着人情世故,压在了这个 12 岁少年的肩上。
然而王莽并不抱怨,他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并在这种命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史载: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
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王莽待人,温良恭俭,不摆架子;侍奉母亲、寡嫂,抚养兄长的孤子,既周到,又检点;不管是结交才俊,还是侍奉家族叔伯,都委婉有礼。
王莽的大伯父王凤生病,王莽亲自照看,并为王凤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老王家飞升之后,王氏子弟多”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
相比之下,王莽的行为宛如一股清流,不仅诸位叔伯喜欢,名声也传得快。
王凤临终前,嘱托妹妹,即太后王政君照顾王莽,而王商则直接提出分自己的采邑来为王莽加封。
当时的名士,如戴崇、金涉、陈汤等人,也都为莽请封。
戴崇、金涉在今天没什么名气,陈汤却是个大人物:灭北匈奴,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人,正是陈汤。
就这样,一个家道中落的穷小子,没有耀眼的政绩,更没有军功,却在 29 岁的时候封了侯。
取得这样的成就,固然与王莽本人的德行和名望有关,与家族叔伯、姑姑的照顾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托时代的福:那个儒学大盛,标榜”仁”和”礼”的时代。
2与一般印象中儒学独霸古代中国政坛不同,初创时期的儒学那是相当不招人待见:遥想孔老夫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治国之道,却从未被采纳。
而儒家学说的传人,如孟子、荀子等,也始终没能以儒至仕,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践。
秦朝建立,儒学竟遭到一记暴击:焚书坑儒,差点断了它的气。
及刘邦立汉,政治上一面承秦制,以法治国;一面又大兴黄老之学,与民休息。
得益于汉惠帝时期”挟书律”的废除,儒学与百家思想一道,开始慢慢复苏。
汉初虽然已经有儒生仕官,但在国家治理中,儒家的主张插不进一脚。
转折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即 20 世纪初史家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过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多年的”教导”,人们普遍认为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已经掌控了一切。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儒术并没有被独尊,百家学说也没有真正被罢黜。
甚至连汉武帝本人,其治国思路仍是以法家学说为主,杂取百家。
设太学,授儒经,这大概是儒家从汉武帝那里得到的最大好处。
数十年后,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与他的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史载汉元帝做太子的时候,”柔仁好儒”,见其父汉宣帝多用酷吏,行法家之道。
便忍不住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没想到汉宣帝一听就不高兴了,拉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字字如针。
说完,汉宣帝还不过瘾,又补了一句:”乱我家者,太子也!”
元帝只是好儒,多了句嘴,就被老爸批”乱汉家天下”。
可见在汉宣帝时期,儒学尚不能被”独尊”。
而关于西汉的治国之道,汉宣帝说得也很明白——霸王道杂之。
何为霸道?
何为王道?
这个问题,后世的唐高宗曾问其臣令狐德。
令狐德回答说:”王道任德,霸道任刑。”
换言之,王道即以儒学为代表,为政以德;霸道则以法家为代表,为政以刑。
而”霸王道杂之”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教条主义: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公元前 49 年,”仁柔好儒”的汉元帝继位。
上台后的汉元帝,不仅大肆提拔任用儒生,更是将儒学”仁政”的思想在国家治理中践行。
汉成帝时延续了这种做法。
所以钱穆才说”汉自元、成以下,乃纯用儒术”。
真正的儒学时代到来了。
而王莽本人也是顺从于时代洪流的。
史载:(王莽)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
如此,王莽以德行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因名声好而封侯也就不足为怪了。
假如他所处的时代是文景、武宣之际,就难有这种封侯的好事了。
3儒学终于兴盛了,但汉家天下却并未因此变好。
西汉末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
元、成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财政捉襟见肘,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虽然此时的强汉对外还是很强悍,但在帝国内部,危机四伏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汉元帝刚继位时,在朝中一大班儒生的建议下,撤销了盐铁官,以示让利于民。
然而讽刺的是,没过多久就因为”用度不足”,复设盐铁官。
多么尴尬。
另一方面,国内现状的差强人意,引发儒生们的普遍不满。
而灾害频发,竟让儒生们自带的天赋——”天人感应”觉醒了。”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杂糅儒家、墨家之学,将”天意”与”人事”相联系的学说。
即所谓”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征应,自然之占验也”。
也就是说,当人的做法顺天意时,上天会降下祥瑞吉兆;若上天不同意人的作为,则会以灾害(水、旱、蝗虫、地震、失火),或者异象(彗星、血雨)的形式警告世人。
想当年,汉武帝之所以要”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一方面是要借此突破黄老之学对汉武帝霸业的束缚,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儒学的”仁”和”礼”来缓和汉法秦制所激化的社会矛盾,即”外儒内法”。
而后来汉武帝召见儒家大名人董仲舒,更多的还是希望借助董先生的学说,明君臣尊卑,借天命立大汉之威。
只是汉武帝算盘打得太好,万一这帮儒生假托天意搞事情怎么办?
公元前 135 年,汉武帝建元六年,皇帝祭祖的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火灾。
董仲舒一看好机会啊,便借此作书,说这两次火灾其实是上天对汉武帝不满,以此宣扬”天人感应”。
却不想汉武帝闻之大怒,差点剁了董仲舒。
对务实的汉武帝来说,你儒生借异象、托天意粉饰太平可以,但批评时政?
绝对不行!
西汉末年的元、成、哀三帝,各方面都比汉武帝差了一大截,他们不仅性格柔弱,而像元、成二帝这样的,本身就是儒家的忠粉。
儒生们随便说两句,很容易就把皇帝带跑偏。
那玄妙的”天人感应”,彻底管不住了。
而大汉的确也是倒霉:公元前后,全球开始进入”小冰期”,自然灾害接二连三。
举目望去,天下尽是”不祥之兆”: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在一片唱衰大汉的声音中,汉哀帝顶不住了。
在儒生方士的撺掇下,他祭出了大昏招——”再受命”。
公元前 5 年,汉哀帝建平二年,汉哀帝下了一道诏书:”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
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
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什么意思呢?
汉朝气数尽了,但老刘家有幸再受一次天命,于是本皇帝现在改元,改国号,以后我也不是汉朝皇帝了,而是”陈圣刘太平皇帝”,甚至,哀帝连计时方式也给改了。
汉哀帝原本指望通过”再受命”扭转国运。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国运还是那么烂。
汉哀帝不得不又取消”再受命”,老老实实继续当汉家天子。
然而问题来了,你不是都下诏说汉朝气数已尽了吗?
4大汉太需要一个救世主了。
在汉末的儒生们看来,革除汉末的弊政,救万民于水火,施行”王道”,势必要由一个具有圣人德才的人来完成。
即”外王”首先要”内圣”。
而时下最符合内圣外王标准的,莫过于王莽了。
王莽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儒家修养。
少年时不以家贫而废学,恭身节俭,勤身博学。
对待自己的亲人恭敬以”礼”。
受封新都侯之后,”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依然保持以往的作风,不因为身份、环境的改变而迷失自我。
公元前 8 年,37 岁的王莽继三位叔伯之后,出任大司马。
虽已位极人臣,他的作风却依然如故。”
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可以说”内圣”,在当时没有人能比王莽做得更好了。
至于”外王”,王莽无论从资源、自身素质来说,也是行王道的不二人选。
王莽以大司马秉政,又身为王氏家族的佼佼者。
其时王氏子弟分居要势,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
这样的身份优势,无人可比。
在任职期间,王莽也的确施行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政策,”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所不施”。
在大灾之年,”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诸大司农,助给灾黎”,又将其得到的赏赐封地”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
甚至推动哀帝下诏议田宅奴婢限列。
公元前 7 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以藩王入嗣。
面对王氏姑侄的专权,哀帝心有不满,便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借以对抗王氏,后来更是直接对王氏动手。
在汉哀帝的打压下,王莽卸职回封国隐居。
赋闲的日子里,王莽闭门不出,安分守己,以致后来天下吏民皆为王莽鸣冤。
汉哀帝不得不重新把他召回国都,让他侍奉太后王政君。
不同于近代袁世凯称帝时,被儿子、下属的谎言蒙蔽,王莽当时的呼声高,是货真价实的。
世家大族敬佩他的品行,黎民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而儒生则将他视为实现”王道”的领袖。
的确,此时的王莽也有称帝的野心,小动作不断。
但他对帝位的觊觎,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借助皇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皇位显然不是终极目标。
说到底,王莽想做圣人。
5公元前 1 年,汉哀帝去世,在姑姑王政君的支持下,王莽迅速剪除汉哀帝的亲信,重新夺回大权。
为避免皇帝难以制约,王莽立了个小皇帝刘衎,即汉平帝。
之后,王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
是时,13 岁的汉平帝,娶了年仅 8 岁的新娘。
王莽成为”正牌”外戚,地位更加巩固。
公元 6 年,汉平帝居然去世了,年仅 15 岁。
这次,王莽找来尚在襁褓中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
然而仅将其立为皇太子,而自己却称”摄皇帝”,又称”假皇帝”,代行皇帝之职。
野心,昭然若揭。
部分刘氏宗族、汉室忠臣对此不满,便起兵讨莽。
王莽起初十分恐惧,但随着叛乱被镇压,王莽也渐渐放开了胆子。
而儒生们此时更是助王莽一臂之力。
在董仲舒将”天人感应”引入儒家思想后,面对西汉末年的困局,儒生们已然相信老刘家气数已尽,甚至连部分刘氏宗族的儒者,也对自己家族的命数失去信心。
所谓禅让之说,在汉哀帝时就已高涨,汉哀帝自己甚至也动念要将天下禅让给自己的男宠董贤。
而王莽为了减少篡位的阻力,大肆鼓吹谶纬神学,比如哪里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云云。
各种祥瑞,各种符命纷纷”被发现”。
压断西汉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这样被儒生们放上去了。
公元 8 年,53 岁的王莽在朝野广泛的支持下,代汉建新。”
皇帝”前面多余的字去掉了,王莽可以名正言顺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了。
诏令次第发出,王莽改制拉开帷幕。
主要的内容概括起来,大概有如下几条:一,天下的田地更名为”王田”,严禁买卖。
家中男丁不足八人而田地超过一”井”者,多余的田地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和乡党;二,解放奴婢,禁止买卖奴婢;三,改革币制,仿照古币,发行新货币;四,变更地名、官职名称;五,盐铁、布帛国有化……王莽改制的灵感,皆以儒家经典的政治理想为根据,效法周礼进行改革。
王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重回三代大同之世,救万民于水火。
胡适写《王莽》《再说王莽》二文为王莽翻案时,称赞王莽是一个大政治家,并给了王莽一个头衔: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有人给王莽的政策提意见,说你这么搞,新朝要完。
然而此时的王莽却已不是当年那个”折节恭俭”的谦卑者了。
面对劝谏,王莽闭目塞听,不仅不为所动,甚至将劝谏的人免职。
在对内改革的同时,王莽也不忘与周边四邻建立新型外交关系。
称帝后,王莽以”天无二日,士无二王”为由,将原先册封的周边小国国王改封为侯,令其大为不满,一时间西北、西南战乱四起。
在东北,王莽征服高句丽,将其改名为”下句丽”。
而对匈奴,王莽也一改以往的友好政策,不仅将”匈奴单于玺”代之以”新匈奴单于章”,还下诏令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单于”。
北境由此再无宁日。
战争激化了改制造成的矛盾,让西汉末年留下的病症一齐发作。
最后,这场”法古改制”的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6西汉儒生的三观,一向是很奇葩的。
汉宣帝时召集群臣,想给他的祖爷爷汉武帝上庙号。
西汉一代,皇帝去世之后,大多数都有谥号。
现在人们所称呼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昭帝什么的,都是谥号。
而庙号,在西汉,一定是特别有成就,特别有作为的皇帝才能拥有。
比如文景之治中的父子俩,汉文帝的庙号是”太宗”,而汉景帝呢,没有庙号。
所以当汉宣帝君臣讨论汉武帝庙号时,有一位叫夏侯胜的大儒发话了。
他说: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用,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蝗虫四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在他眼里,汉武帝因为不行仁政,于百姓没有恩泽,就算他武功了得,也不配享有庙号。
所以前文提到的汉宣帝对西汉儒生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中肯的。
所谓:”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
在儒生看来,盛如武帝、宣帝之时的西汉都尚不足取,更何况病魔缠身的暮年西汉了。
眼前困难越大,他们便越怀念过去,否定当下,一味求古而不思进取。
王莽不仅是西汉儒生的代表,也是一种文化思潮的代表。
王莽的失败,固然与他个人晚年过度自信、刚愎自用有关,但最根本的当时儒家治国理念的失败。
吊诡的是,王莽死了,他的历史就定格了,但儒家思想却不会。
在后面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儒家思想不停地演变、进化,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了君主专制正统不二的维护者。
而在西汉坑掉老刘家江山的黑历史,渐渐没有人再提起。
毕竟错误都是个人的,”儒家学说”这么正面的伟大思想怎么能背锅呢?
就这样,王莽,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最名正言顺的”篡位者”,在为理想打工的路上,被理想给坑了。
历史上有很多人,如司马懿、唐玄宗等,大半辈子好评如潮,却最终晚节不保。
假如王莽死在 53 岁而不是 68 岁,后人将如何评价他?
后世篡位者很多,但如隋文帝、宋太祖之流,皇帝当得尚可,所以也不曾像王莽这样受到后人的批判。
如果王莽改制成功了,后人又将怎么说?
可惜没如果。
梁武帝:一梦扭乾坤1公元 548 年,梁武帝太清二年。
这一年是梁武帝萧衍在位的第 47 年,也是他人生中的第 85 个年头。
在当时,论在位时间长短,梁武帝只输给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论寿命,梁武帝却是之前历代皇帝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即便加上后世,也只是不及号称”十全老人”的爱新觉罗·弘历一人而已。
乾隆帝自称”十全”,不过是倚仗武功十件。
虽然也很了不得,但毕竟只是武功啊:哪怕是攒够一百个武功,以此得名”百全老人”,也未免太过单调了。
相比之下,梁武帝虽然武功没有那么完满的数字,但论权谋,论治国,在位 47 年的他,已然足够位列”千古一帝”之席了。
而论文学,梁武帝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文豪。
他的诗歌他的赋,在文学史上说起来,比起那位写诗万首却无一被人记住的弘历,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然而梁武帝终究不能算是”千古一帝”,萧衍也因此更多地被后世以”文学家””佛系天子”这样的名头记住。
一切的一切,只因萧衍多活了一年,而梁武帝在位最后一年的那件事,不仅毁灭了他的生命,也毁掉了他的名声。
所有的一切始于一个吉祥的梦。
公元 548 年的某日,梁武帝睡觉时做了一个梦,史载”高祖梦中原平,举朝称庆”。
他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宠臣朱异,并自吹”吾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
善于拿捏圣意的朱异说,这是”宇内方一之征”。
果然没过多久,东魏一员大将便携所辖河南地向南梁献上了降表。
来者何人?
侯景也。
2侯景,字万景,鲜卑化羯人。
此人打小就行为不羁,深为乡里人所忌惮。
成人后”骁勇有膂力,善骑射”。
北魏末年,侯景投军,先后在鲜于修礼、葛荣、尔朱荣帐下效力。
而当尔朱荣被高欢诛灭后,侯景投了高欢。
侯景虽然为人”残忍酷虐”却驭军严整,每次打仗所掠得的财宝,皆班赐将士,所以侯景的军队颇有战斗力。
侯景也因此很受高欢的重用。
公元 534 年,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自己独揽大权,而侯景则被高欢委以重任。
史载:”魏以为司徒、南道行台,拥众十万,专制河南。”
简单说,黄河以南直到梁境、洛阳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土地,都是侯景的地盘。
对高欢,侯景是服的,敬称其为”高王”;而对高欢的长子高澄,侯景却非常不待见,直称其为”鲜卑小儿”。
史载侯景曾扬言道:”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
另一边高欢对侯景心里也是非常有数的。
公元 547 年,高欢病重时,对其子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
于是高氏父子便写信召侯景入朝。
侯景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高王一死,自己也必大祸临头。
见到召自己回朝的书信,侯景心中颇为不安:这时候回去,不等于送死吗?
于是在高欢去世数日后,侯景果然反了。
侯景的地盘,处于东魏、西魏、南梁三国的交界处。
这块地虽然不小,但毕竟是四战之地,凭这个自立,独自对抗三国的哪一方,都是很扯的事。
所以在举起反旗的那一刻,侯景就张罗着找靠山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西魏。
在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后不久,他的死对头宇文泰就立文昭帝建立西魏,与东魏对峙。
当时的三国若说哪家最强,东魏、南梁也许还能争一争,但若说谁最弱,那真的非西魏莫属了:国土小,经济弱,人口少。
应该说,侯景的选择是很精明的。
身为东魏大将,叛归主子的死敌,又求以河南六州内附,这对西魏来说,难道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然而西魏的话事人宇文泰,可是老油条。
在他眼里,这桩看似稳赚不赔的买卖却因为侯景的存在而风险陡增。
都知道侯景这人反复无常,算上高欢父子,侯景可是已经换了四个东家了。
而且几乎每换一个东家,都会与前东家为敌。
今天他投了我,明天他又叛我,怎么办?
所以宇文泰对侯景的答复是:好啊,欢迎啊。
不过你得入朝为官,而你的地盘,则由我派人接收。
侯景一看傻眼了:这跟高氏父子召我回朝有区别吗?
于是侯景表面上接受西魏所封官爵,却又暗地里寻求第二选项——南下投梁。
3面对这封降表,梁武帝君臣要怎么办呢?
群臣廷议时,以尚书仆射谢举为首的一干大臣均表示反对。
理由有两个:其一,还是侯景的人品问题。
虽然这人能征善战,但他反复无常啊,谁能保证他会忠心为南梁效力呢?
其二,如谢举所言,南梁”顷岁与魏通和,边境无事。
今纳其叛臣,窃谓非宜”。
此时南梁与东魏高氏,关系尚好,接纳东魏的叛将,不是明摆着要破坏两国关系吗?
梁武帝虽然很想接纳侯景,但一听群臣这么说,自己也犹豫了。
大清早自己一个人来到武德阁,自言自语道:”我国家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讵是事宜,脱致纷纭,悔无所及。”
老人家内心是纠结的。
而深谙圣意的朱异此时又出现了。
朱异应声答道:”圣明御宇,上应苍玄,北土遗黎,谁不慕仰?
为无机会,未达其心。”
上来一句把老人家捧得高高的:圣上英明,天命所在,北方的人都想着归顺呢,这不是没机会吗?
紧接着朱异又说:”今侯景分魏国大半,输诚送款,远归圣朝,岂非天诱其衷,人奖其计!
原心审事,殊有可嘉。”
点明两件事,第一侯景带来的是”魏国大半土地”;第二,这是”天诱其衷”,老天的旨意。
最后朱异不忘补一刀:”今若不容,恐绝后来之望。
此诚易见,愿陛下无疑”。
人家来投你,你不收,以后还会有人来投你吗?
三下五除二,把老人家说动了。
想想那大片河南土地,想想良将,想想天命,想想自己的年纪,想想功业,想想那天做的那个梦,梁武帝下了决心:”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岂宜胶柱!”
于是梁武帝封侯景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并先后两次派兵北上,支援侯景,为首大将乃萧渊明。
4萧渊明之父萧懿是萧衍的兄长,让亲侄子统兵出征,这种事放在宋、齐两代是罕见的。
两代都以屠戮宗室出名。
叔侄这么近的关系,莫说掌兵,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刘宋前废帝刘子业在位时,百般虐叔,最后却被自己的叔叔刘彧反杀了。
宋明帝刘彧上台后,旁支上位心中不安,于是杀光各路侄子。
宗室之惨,难以名状。
然而萧衍是个慈父。
虽然早年挥军征战四方,刀下鬼多得数不过来,虽然覆齐建梁之后,对齐明帝萧鸾一系几乎斩尽杀绝,但与宋、齐的篡位者不同的是,萧衍不是嗜杀之人:对萧齐宗室的杀戮,仅限于萧鸾一系,而对自家宗室的重视和爱护无以复加。
比如对亡兄萧懿的儿子,尽数封侯;而对萧琛、萧景等宗室,均委以要职。
甚至,有的宗室触犯了法律,萧衍也网开一面,不予追究。
对待宗室,萧衍一直怀着一份亲情,以致当时史臣有论:”高祖光有天下,庆命傍流,枝戚属琏,咸被任遇。”
对宗室如此,对自己的儿子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长子昭明太子萧统外,其余七子均封王,各镇一方。
其中二子萧综之事,让老人家特别费心。
当年萧衍起兵反齐、诛杀东昏侯萧宝卷之时,萧宝卷的妃子吴氏已有身孕。
后来吴氏被萧衍纳为妃,仅七个月便生下了腹中的孩子,即萧衍的次子萧综。
宫中人多疑此非萧衍骨肉,萧衍却不疑,照样封王。
萧综长大后,吴氏因忌恨失宠于萧衍,故对萧综说出了身世。
萧综大惊,决心与萧衍决裂。
在一次与北魏的战争中,萧综趁机投靠了北魏,更名萧缵,并表示为东昏侯服丧。
萧衍知道后非常生气,下令”削爵土,绝属籍,改其姓为悖氏”,但很快又恢复原来的样子,甚至封尚在梁土的萧综的儿子为侯。
可见萧衍心中的放不下。
萧衍对亲子如此,待养子亦不薄。
侄子萧正德,在萧衍长子萧统尚未出生时,被过继给萧衍做儿子。
等到萧统出生,萧正德又回归本宗。
萧衍称帝后,封他做侯。
由于落选太子,萧正德怀恨在心,居然投奔了北魏。
神奇的是,一年以后,在北魏混不下去的萧正德居然又跑回了南梁。
更加神奇的是,萧衍居然没有责骂他!
只是流着眼泪劝诫了一番,不仅恢复了他的侯位,还封了将军。
萧正德回梁后,恶性不改,到处为害,然而萧衍也没怎么惩罚他,还给他升官。
549 年,萧正德竟是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担任守卫京畿的要职了。
很快,萧衍的宽仁便收到了”回报”。
5萧渊明带兵北上支援侯景,入了东魏境内,梁、魏正式撕破脸皮。
侯景见南梁派兵来了,心中暗喜。
另一边东魏自然也没闲着,迅速组织人马,南下驱敌平叛。
这一次,侯景和萧渊明运气不太好,因为东魏派来的军队,领军的是大都督高岳,而实际指挥作战的,则是慕容绍宗。
史载侯景最开始听闻东魏派来的将领是韩轨,不屑地说道:”啖猪肠小儿!”
后来听说来的是大都督高岳,侯景还是一副很牛的样子:”此尔。”
等到听说慕容绍宗到了,侯景”扣鞍”曰:”谁教鲜卑小儿解遣绍宗来?
若然,高王未死邪?”
吓得以为高欢诈尸。
之后发生的战事,也的确印证了所谓”侯景克星”慕容绍宗的实力。
先是闪击萧渊明,一战生擒。
然后与侯景耗
点此继续阅读《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