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一种难以忍受的内疚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易梅栀 角色:史瓦西爱因斯坦 《一种难以忍受的内疚》小说是网络作者“易梅栀”的倾心力作。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这篇结尾很有意思,“在弗里茨·哈伯去世时随身带着的少数几样东西里,人们发现了一封他写给妻子的信。在信中他坦言,他感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内疚,但并不是因为他在这么多人的死亡中直接或间接地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而是说,他从空气中提取氮气的做法改变了地球的自然平衡,他担心世界的未来将不再属于人类,而是属于植物... 一种难以忍受的内疚

第一章 在线试读


大家好!
分享一本短经典精选《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这本书是智利当代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的代表作,收录了五则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短篇小说,这些文本像历史、似回忆录、或散文,其实还是小说,作者开创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在小说的世界里仰望科学。
我很痛苦,又感到很无助,眼睁睁看着我的时间观念、我坚定的决心、我的责任感和分寸感都被一并摧毁!
这美妙的地狱,除了你们,还能归功于谁呢?
请您告诉我,所有这些疯狂是从何时开始的?
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了?
普鲁士蓝这里主要讲述二战期间“毒气战”发明者弗里茨•哈伯的故事。
这篇结尾很有意思,“在弗里茨·哈伯去世时随身带着的少数几样东西里,人们发现了一封他写给妻子的信。
在信中他坦言,他感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内疚,但并不是因为他在这么多人的死亡中直接或间接地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而是说,他从空气中提取氮气的做法改变了地球的自然平衡,他担心世界的未来将不再属于人类,而是属于植物,因为,只要世界人口缩减到前现代的水平,哪怕只有几十年,这些植物就会刹不住地疯长,借着人类遗留给它们的过剩的养分,到那时,它们就会在地球表面蔓延开来,直到将它彻底填满,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淹死在一片可怕的绿色里。”
史瓦西奇点这篇主要讲述奇点理论提出者卡尔•史瓦西的故事,奇点也就是当今很流行“黑洞”。
对于这一理论爱因斯坦并不认可,或者说是反对。
“为驱散卡尔唤来的那个魔鬼付出最多努力的正是他的朋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一九三九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论多引力质量的球对称静止系统》,解释了为什么不可能存在史瓦西的奇点。
“奇点不会出现,原因很简单,物质是不可以被随意聚拢的,否则的话,组成它的微粒就要达到光速了。”
凭借着他一贯的聪明才智,爱因斯坦用他理论内在的逻辑给时空裂隙打上了补丁,把宇宙从灾难性的引力坍缩中解救了出来。”
一直要到二十多年后,学界才承认,史瓦西的观点是相对论的一个必然...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