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东汉末年因西羌内迁与河西走廊,陇西等地汉人时常发生冲突。

加之西北等地官员腐败残苛,频频导致羌族叛乱。大汉朝与西羌就此展开了近百年的战争。

汉朝最终取得胜利,但也损失惨重,国力日渐衰落。

桓、灵二帝期间,外戚专政,宦官专权,朝内政局不稳,人心难归。

二次党锢之祸一出,汉朝尽失士人士子之心,也让汉朝统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汉灵帝时期光和六年春。

渤海郡浮阳城外五里外的彦乡中。

日头高照,田间一片惨淡,路边柳树上阵风带走一片片柳絮飘荡在风中。

刘轶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眯着散发乌黑光亮的眼睛看向远处在地中劳作的王汉。

王汉约三十五六,一张普通大众脸穿着一件破旧的麻布旧衣,身子佝偻着缓缓的喘着粗气。

“这鬼老天,是不给我们这些老百姓活路啊!”

“呸”的啐了一句,继续低头辛劳起来。

“阿父”刘轶拎着一个残破的餐盒向王汉走来。

本来像王汉这种普通百姓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餐盒,虽然残破。但是材料做工一看就不是一个普通百姓能够负担的起的,还是刘轶在城中高家外遗弃之物。

浮阳城中的高家虽然算不上是大户,但也算是二流族户,比王汉这种百姓家庭要好上太多了。

“阿父,阿娘说让你看看能不能种,不行的话就回家上集市或者城中看看有没有其他营生。”刘轶一边帮王汉把饭菜从餐盒里取出一边给王汉转达着阿母的话。

“这两年年天公不作美,干旱导致去年收成还不足往年三成,给官府交完税粮也剩不下什么。今年看着也不是好年景啊!轶儿,你来的路上看种地的人多吗,为父早上早早就过来了也没注意看。”

“阿父,一路上过来在地里农忙的算上阿父你也只有十多号人,靠种地怕是今年又要等城中府衙接济放粥以为生了,光去年就饿死了那么多人”想起在这一世看到这饿殍遍野的景象,刘轶心里一阵悲哀和凄凉。

刘轶,是从21世纪穿越到这里的一个外来人,知道这里是东汉末年灵帝时期时心里当时还一片兴奋,可以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三国!

那是多少男生心里崇拜的时代,乱世奸雄曹孟德  义薄云天关二爷 布衣皇叔刘玄德 神鬼莫测郭奉孝等等。

当内心的激动渐去,剩下的只有食不饱腹的现实。

刘轶姓刘,王汉姓王,本身也不是亲生父子。刘轶的身世比较曲折。

他本是原渤海王刘悝的众多庶子之一。

且穿越过来是只有三岁,那年桓帝的亲弟弟刘悝被中常侍王甫陷害谋反,灵帝大怒使其抄家灭族,王汉的老爹王元作为刘悝家中一个小厮,为感念刘悝对自己的照顾,将三岁的刘轶从家中偷抱出来送回自己家中由王汉代养,自己又回到府中被关进大狱身死狱中。

虽然刘轶当时年纪尚小,但因为穿越拥有一个二十多岁的灵魂所以所有的事情都记得很清楚,包括最开始王汉和王汉的发妻秦氏都不怎么喜欢刘轶,这也正常。

自己老爹用命换来一个反贼之后,日子一天过得提心吊胆,加之自己老爹因此而死,但凡是个正常人对这个孩子也喜欢不起来。所以刘轶从小就很听话,乖巧。

刘轶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命是王元老爷子救的,能长这么大也是王汉养的,虽然家里不富裕,自己还有一个小妹,是王汉和发妻的子嗣。但是这么多年王汉辛辛苦苦把自己拉扯大,怕官兵追捕还从老家南皮跑到了浮阳。

这中间因为迁移,家里剩余不多的积蓄也在路途中用于打点官兵和路引等花的差不多了,只能就近安家,这一停也就过了这十多年了。

王汉也曾为刘轶改过名字,为了更好的躲避府衙的稽查,但是刘轶别的都很听话就是在名字上面很倔强。王汉当年还为此打过刘轶几次,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王汉对此也不那么执着了,因为这么多年官府从来没有说抓捕逃犯的布告和消息。

其实当年其中缘由刘轶是门清的,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和王汉解释,毕竟自己逃出来的时候才三岁,正常的孩子哪能记得那般清楚和那般深刻。虽然这么多年一家人也算是平平安的度过了,不过刘轶头上永远都顶着反贼遗孤的称号,这种事王汉一家人从来不在家中谈起,连自己现在十一岁的妹妹也不知实情。

妹妹王婉儿小时候还经常问王汉“为什么哥哥姓刘,自己姓王,自己也要跟哥哥姓刘~”

当时气得王汉一阵火大,但是又因为比较疼爱自己唯一的亲生女儿,只能捶胸顿足。

最后还是刘轶给王汉出招“就说我是咱们家逃难的时候一个姓刘的大侠救了咱们一家最后因此去世,所以咱们家为了报答恩人才让自己改姓刘”

对此解释王汉很是满意,这么多年对左右邻居和乡亲们也是这么解释的,乡里人对刘轶一家人都很敬佩也很帮扶,最开始几年一家人生活窘迫不看常常需要乡里乡亲接济,官府那边也按流民给分了几亩荒田,自己开垦,虽然土不肥,种出的庄稼收成不多,养活一家人也需要紧衣缩食,不过最起码能度日。

但是从去年开始光景就变了,土地干旱,粮食减产,很多百姓都被饿死,全国各地民不聊生,各地官府也是焦头烂额,而且各地出现了以张角“太平道”为主的信众也突然在各地慢慢起势。

刘轶今年十四岁了,从年龄上说已经不小了, 但是因为从小营养不良导致看起来比较瘦弱,脸上也是相较普通人更加惨白,虽然细看还是比较英武但是配上惨白的面庞和瘦弱的身躯,在汉朝这样一个民风彪悍的时代,确实算不上好看。

这个年纪的刘轶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黄巾之乱会在明年开始,相比于其他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浮阳属于渤海郡,在自己父亲刘悝还在世时为渤海国。渤海又属冀州,要是要是没记错的话,冀州是黄巾起义的主战场之一,而且钜鹿就是天公将军张角所起义的根据地。所以想想就知道以后这里会有多乱。

“张角是个牛人啊,宗教农民起义第一人啊。”刘轶感叹道。

不过得想想办法怎么活下去,这种事情也没法跟别人商量。

“要是跟阿父商量,感觉会说我疯了吧。说不定还会揍我一顿,命苦啊。”

“先不管了,阿父差不多了回家了,阿母让我们今天早点回去商量下明天去上集的事”刘轶对在地里忙着的王汉喊道。不是刘轶不去帮忙,而是王汉不让刘轶下地,不知道是看他弱不禁风还是别的什么。

“嗯,俺知道了”王汉从地里出来掸了掸身上的泥土,扛着锄头带着刘轶往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