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节选


第1章 1985刚开头
“啪”、“啪”、“啪”。
这奇怪的声音,不断传入马屹的耳中。
他诧异地向四处看去,心里生出一阵暗喜。
晴朗的天空下,几十亩地的场地内。百十个头戴蓝布帽子、绿布帽子,身穿蓝布衣裤,绿布衣裤的人,正在像蚂蚁一般地忙碌个不停。
十来座黄泥封盖的土窑,从顶部的烟囱里,冒出一股股黑烟。
刚才那个声音,来自于这个场地中的一个角落:几个人,正在用铁锹铲起掺着碎麦秆的胶泥,往地上的木质土坯槽子里放入。
放满了,他们再用铁锹使劲拍打几下。
马屹刚才听到的“啪、啪、啪”的声音,就是这几个人劳动发出的。
这是制作土坯的,另外还有专门制作砖坯的。
眼见这忙乱的场景,马屹心中愤恨:应该去环保局举报这帮家伙!说不定还可以被当作环保标兵,发到良心网上呢!
敢不敢举报?
本来胆子很小的他,想着可以因此小小的荣耀一把,心里很兴奋。
立刻迈步,他却差点劈了腿.
查看一下,马屹不禁愕然:怪不得不能迈大步!怎么自己变成了少儿不宜版本的!
一阵茫然。他看看自己的肢体、衣着,再看看四周,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凌华”服装厂的裁剪师傅马屹,午饭后坐在裁剪车间的门口晒太阳。
他一边抽着烟,一边按亮四年前买的“荣耀”手机屏幕。
手机可以炒股,可马屹看都不想看炒股软件,因为心早就为股市碎成了渣渣:所有积蓄五万块钱放进去,不到两年还剩一万二。
屏幕上的字节跳动着,他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一部网络重生小说:废柴男主很珍惜重生机会,追求到了富有的漂亮女主,生了好几个娃。相亲相爱的这一家人,不仅吃香的喝辣的,还净坐着飞机去旅游、买驴包、买呲水马桶盖。
故事好看,可看的时间长了也不行。
上班的电铃声响了,马屹只好遗憾地把手机塞进裤袋里。
暗想着小说里的美事,再对比现实中的薪水太少,而导致的生活诸般不易,他的心情很复杂。
出身于农村的他,家中的父母多病。分出去单过的哥哥,和家里关系处得很冷淡。
“娶了媳妇忘了娘”这句俗谚,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
还有一个姐姐,嗐,提起来都是伤心。姐姐被一个同村的人欺骗失身,那人却事后不认账。可怜的姐姐不敢声张,也不敢再谈对象。落下心病的她,每日多是发呆,家人也就觉得她精神不正常。
在她三十来岁时,父母把她嫁给了深山里的一个老光棍。这人更是可恨,只把姐姐当作牛马一样使唤,致使她不到四十岁就病死了。
家里没人照顾父母,马屹在京城打工的薪水,也就都变作了父母看病的诊费、服下的药片、药汤。父母相继故去,钱也没剩下。
又不善言辞。亲友给他介绍了几个对象,对方都嫌他既穷困又木讷,第二次见面都不用了。
想起来都是烦心事,他的眼神有点茫然。
嘴里叼着的一支“大前门”,烟雾上升迷了眼。抬起胳膊蹭了一下眼睑,他气息又没喘匀,咳嗽连声。
把烟蒂丢在地上踩灭,心烦意乱的马屹,站起身走进了闷热的车间里。
一张巨大的木案上,铺满了一尺多高的面料.
他左手按住面料,右手打开推刀的开关。沿着打版师画好的白色印迹,他开始推动推刀。
“慢!”走进车间的张凤华副厂长大喝一声。
被这一声吓了个哆嗦,马屹赶紧先把手中“嗡嗡”作响的推刀关了机。以免被锋利的刀片伤到,自己立即成了残疾人。
副厂长叫作张凤华,厂长叫作李凌。凌华服装厂,是一家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性质一样的“夫妻店”。
“说你多少次都不听!操作时一定先把面料摆放整齐。”张凤华边说边快步走来。
面料明明已经摆放整齐了,性格温和的马屹,却不敢与老板娘争执,只是连声说“嗯,是,对,好”。
个子不高力气很大。张凤华“呼哧呼哧”地把木案上厚厚的面料,重新做了整理。接着,她又开始喋喋不休地讲安全生产,以及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思想教育。
马屹正在老实地聆听,厂长李凌在走来不断补充着:“服装厂首先就要重视防火工作!你刚才在门口抽烟了吧?没错吧?踩灭了没有?我怎么没找到烟头?你说你,工作好几十年了,要不就戒烟,要抽就抽好点的,反正都是毁身体!”
马屹被训斥得头昏脑胀,血往上涌。
再涌也是自己受罪。他这样本份的人,别说跟老板犟嘴,就是解释几句都自觉是罪过。
可是心里有火怎么办?血往上涌怎么办?
原本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症状的马屹,老老实实地把头一歪,倒在了面料堆里。
老板和老板娘立刻发出惊呼,又见马屹面带微笑着说着什么。李凌大胆凑近前,隐约听到了他说“能够重生,绝对不能这样活”
……
一阵春风,从土窑顶上吹来。
窑厂的土墙上,粉刷着石灰水写成的大字:一九八五刚开头,效益上去要加油!
黑烟灰、黄土末,眼前都是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和景象。
马屹立刻明白了过来:真的重生了!前世平凡至极,按照流行词就是搬砖工;重生回来,更是直接搬砖。
可是无论怎样,想着自己是带着前世的经验,重生回到了此世。他的心里,只有万分庆幸和窃喜,必要改变自己和家人今生的命运。
冷静下来后,他心里算计了一下,清楚现在的家况:十六岁,因为家庭贫困已经退学。现在跟着父亲和哥哥,给乡里办的砖厂打零工;
姐姐没有考上高中,在家里接了刺绣的零活,给县里的一家企业打零工。
暗呼口气,马屹打量了一下四周:都是记忆中熟悉的状况。
砖厂里,有活儿就干,没活儿不养闲人,回家自己忙乎去。
管吃不管住。现金加粮票,一周一结:十八岁以上算成人劳动力,八角钱一小时;十八岁以下算半个劳动力,薪水减半。
粮票每人每天按八两算,发给全国通用粮票。不要粮票,可以折成八毛钱。
着急赶货的时候,现金翻倍、粮票不多给。
每天工作时长不一定,或者五六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
马屹一家的男劳动力,此刻都在刚才他心里暗念的“这帮家伙”里。
“马屹!别傻站着了!搬砖去!”十九岁的大哥马亮,边走过来边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