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光武中兴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吃不腥的鸭血 角色:刘秀刘縯 你喜欢看军事历史的小说吗?一定不要错过“吃不腥的鸭血”的一本新书《光武中兴》。故事精彩片段如下:父亲刚过世,刘秀九岁,六妹刘伯姬四岁,刘元便帮着母亲处理家务事,照顾弟弟妹妹,因为家里人多,年仅14岁的刘元还要去街坊四邻家做工以补贴家用。来到叔叔家,叔叔家里人也多,刘元也要帮着婶婶干活。可以说,刘秀是姐姐拉扯大的,二人关系自然是亲切。刘秀的到来,也让姐姐开心了些,毕竟是骨肉血亲,刘元匆匆忙忙的梳...

第7章 一生挚爱 在线试读


书接上回说道,刘縯兄弟蓄势待发,刘秀暂避新野,在新野,刘秀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新野,当地有两家名门望族,分别是邓家和阴家。

刘秀的二姐,刘元。便是嫁到了,邓家,二姐夫,邓晨,在之前提到过,与刘秀共同拜访蔡少公的那位。许是父母早亡的缘故,刘秀兄妹几个相亲相爱,情谊深厚。

父亲刚过世,刘秀九岁,六妹刘伯姬四岁,刘元便帮着母亲处理家务事,照顾弟弟妹妹,因为家里人多,年仅14岁的刘元还要去街坊四邻家做工以补贴家用。来到叔叔家,叔叔家里人也多,刘元也要帮着婶婶干活。可以说,刘秀是姐姐拉扯大的,二人关系自然是亲切。

刘秀的到来,也让姐姐开心了些,毕竟是骨肉血亲,刘元匆匆忙忙的梳洗打扮,可不能让弟弟见了自己那不堪的模样,刘元特意让仆人,取了自己那件,只有过节穿的红袍大氅。刘秀见了姐姐,眉欢眼笑道:“二姐,你这要是让六妹伯姬看到了,该喊你妹妹了”,刘元温声温气,“我看倒是你,许久不见,连二姐都要打趣了”,刘秀哈哈大笑,对着邓晨,“姐夫,我可是好生羡慕你啊”,邓晨幸灾乐祸,“我也羡慕我自己”,刘元看向邓晨,嗔笑道,“你在说什么疯话!”,这下轮到刘秀不自在了,自觉得找侄子侄女们玩去了。

刘秀来到新野,自然是要拜访拜访一些名门望族,好为自己以后发展势力铺路。于是这邓晨便领着他,挨家挨户地登门拜访,其实邓晨心里也知道,您这哪是要拜访大家名人啊,不就是想见见那阴家的姑娘么,邓晨识趣地来到了,阴家拜访,还特意打听好了,阴姑娘今日在家。

要说这阴家姑娘,那长得可真是美若天仙,闭月羞花啊,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出落得轻盈婀娜,进止闲雅,姿容艳丽。每一回眸,光彩映带左右。刘秀在长安求学时就曾说:“仕宦当作金执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可见刘秀对其的爱慕之心已久啊,不错,这阴家姑娘便是那,阴丽华。

只见这刘秀跟着邓晨,来到阴府,见到了刘秀的同窗阴识,阴识拉着刘秀,邓晨便要把酒言欢,阴识看着刘秀四处张望,就知道他心猿意马,意不在此了,打趣道:“我妹妹可不在府里啊!”,这刘秀一听,心里那叫一个失落,谁知,不远处一道悦耳的声音传来,“哥哥,你又欺负文叔了”。正是阴丽华。刘秀见了自己喜爱之人,那叫一个喜笑颜开,合不拢嘴,就差把口水淌地上,眼睛都直了,要不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呢!阴识识趣地拉着邓晨饮酒去了,给这对璧人留点私人空间。

刘秀自知身份差距悬殊,自己一介平民,何德何能配的上阴丽华啊。但心里就是想来见见她,哪怕说说话,陪着也是极好的。刘秀就与阴丽华在阴府里走动起来,不一会就来到了庭院之中,看着水中的鱼儿嬉戏,再投喂点鱼食,好不快活。

刘秀按耐不住内心的焦躁,就向阴丽华坦白心事,“丽华,我如今一无功名,二无富贵,你可愿等我博取功名那天,娶你为妻!”,阴丽华愣住了,她自然是听说过刘秀的那句,“娶妻当得阴丽华”,只是不知道就在此时,此情,此景,她该如何回答,只得娇羞得应了句,“好”,刘秀听了阴丽华的回答,欣喜若狂,更加坚定了兴复汉室,博取功名的决心,二人互诉心事,聊了许久,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刘秀只能依依不舍地告辞了。

刘秀回到姐夫家,与姐姐刘元分享了这件开心的事,就匆忙收拾行囊,想着回到舂陵,寻找机会,好建功立业,抱得美人归。

刘秀在舂陵的田地,今年收成还不错。刘秀就拉着粮食,来到宛城贩卖,大城市机会多,兴许就能碰见自己的机缘呢,天下就是有这么凑巧的事。

恰逢此时,宛城首富李家,李通辞去了官职,闲赋在家,李通听说南阳刘秀为人宽厚,能容人,深得舂陵百姓的夸赞,于是就派人找刘秀过来一聚。

李通和刘秀的会面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李通又是何方大能?刘秀能否寻得良机,取得功名利禄。

且听下回分解!


刘秀为了娶到心心念念的阴丽华,坚定了建功立业的决心,来到宛城贩卖粮食,顺便碰碰机遇。

上回说到,宛城首富,李通,闲赋在家。为何说闲赋呢?

李通,字次元,家住南阳宛城,这李家以世代经商为生,那家里老有钱了,使奴唤婢,骡马成群,典型的富二代,本来就对做官没什么兴趣,在加上这家底,辞职回家了。看到这您会觉得,这不妥妥的纨绔子弟么,并不全是,这李通辞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说起这个原因,就得再来说说李通的父亲。

李通的父亲,李守,是刘歆的徒弟,没错,就是当朝国师公,这李守后来官拜王莽的宗卿师,五威将军从事,巫县县丞。您别看这么长,其实就是一文职干部。但是呢!这李守师从刘歆,谶纬学说,那是学到了精髓。有一日,李守在研究图谶时,得出了一句话,“刘氏复兴,李氏为辅”,李通听见以后就听进心里了,回去左思右想,夜不能寐。这李守父子本就对王莽没啥好印象,再加上这句话,倘若真能辅佐刘氏,灭王莽复兴汉室,那李家岂不是光耀门楣了,可这王莽是灭刘八百户,溅血三千里,去哪找刘氏后人呢,想着想着,李通就辞职回了家。

李通回到南阳后,也听说了刘縯兄弟的事情,但是他对俩人都不够了解,恰好这日,李家下人看见刘秀在城门口卖粮,就通报给了李通,李通就派自己的表弟李轶去迎接刘秀,自己则在酒楼里订了一桌上好的酒菜。

不大一会,李轶就领着刘秀进来了,李通定睛一看这刘秀,面如冠玉,龙眉凤目,印堂上一点宫砂痣,不由得感叹到,此人相貌极佳啊,

连忙抱拳躬身,“在下李通李次元,早就听闻刘兄的事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呐!”,刘秀本就是来感谢李通的盛情邀请的,一见李通这么客气,更是打心底里喜欢李通了,“李兄客气了”,俩人落座,推杯换盏,推心置腹,俩人是越聊越投机,越聊越觉得相见恨晚。

李通也不藏着掖着了,就将自己从父亲那听来的,谶语之事,一五一十地说给刘秀。刘秀刚开始觉得大吃一惊,说自己不敢当,自己什么也没做呢,上天就有所指示了?刘秀也将自己之前从蔡少公那里听来的谶语告诉了李通,李通听完更加认定了,眼前的刘秀,就是自己要辅佐的明主。当即跪倒在地,“臣,李通,愿为明公驱使!”,刘秀见李通情真意切,就答应了李通并将他从地上扶起来,这一君一臣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酒足饭饱,俩人相约待到时机成熟便一起举事,刘秀就告辞了,他那粮食还在城门口呢。刘秀回到家中,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兄长刘縯,刘縯很是高兴,就督促起刘秀和朱祐好好练武,学习兵阵。三人刻苦训练,不敢有丝毫懈怠,只为等待时机的到来。

在三人勤学苦练的时候,远处的长安城,一场阴谋正在悄悄酝酿……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