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元夕青玉案 类型:悬疑惊悚 作者:鹤戾苍灵 角色:上官青青徐玉 《元夕青玉案》内容精彩,“鹤戾苍灵”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上官青青徐玉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元夕青玉案》内容概括:正是灯火阑珊时,整个长安的街道上,宝马香车,琳琅满目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各自嬉笑,不同的神态,不同的动作中秋之夜,他们拿着各种各样的花灯,游走在街道上,欣赏这今晚格外明亮的圆月徐玉的手中拿着一壶酒,淡青色的瓷瓶是那个人最喜欢的他神情恍惚,耷拉着手,任由琼浆甘露从瓷瓶里流出来他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寻觅着那个人的踪迹,蓦然回首,那灯火阑珊处,出现一道倩影,正是那日日夜夜思恋着的那个人“青青,...

第9章 仵作失踪 在线试读


夜黑风高,月正圆,此时已然是亥时了。可是,白子衿却迟迟不见踪迹,徐玉确然是不怎么在意,他自当是白子衿去找宋子墨了,或许是要长谈,明日回来也未可知。

他用不着担心白子衿,因为他从来都是一个不需要担心的人,他反倒是担心白子衿没有那块玉佩,能不能跟宋子墨谈得来。

白子衿和宋子墨都是有八百个心眼的人,徐玉也用不着过多的担心了。

灯火已暗,唯月明星闪,正巧梁上君子,飞檐走壁。此时,一抹黑影出现在梁府上。士兵大多去休息了,只余下十余人在院中巡逻,不时有人出来换岗,士兵换岗过后,又四处巡逻。正巧时那一抹黑影又渐渐隐去。

“这到底是掉到哪儿了?还是已经有人捡走了,这可怎么找啊?”那院墙边站着一个黑衣人,半夜来梁府似乎是为了找什么东西,嘴里一直念叨着,也四下张望着,却还是不曾找到。

那人记得的,他的东西就是掉在了梁府才对,他别的地方都已经找遍了,也就只有梁府还没有找了。

“不对,定然是掉在这里了,而且是有人捡走了。那人是谁?宋子墨?徐玉?还是白子衿?也就他们三个有很大的可能了。”

巡逻的士兵一走开,他便向院里去,草坪上发出沙沙的声音,而士兵却不甚在意,只道是风吹过拨动了青草罢了。

有人挠了挠头,似乎是夜里有些蚊子,睡得不太安稳。

他四下闪躲着,前面就是卧房了,轻轻地打开门,发出吱呀一声,这一声在这样静谧的夜里,就显得有些大声了,他又四下张望着,除了黑夜什么也没有,这才放下心来。然而,他蹑手蹑脚的找了一圈,将四处都翻了一个遍,就连卧房里也并没有他要找的东西,只得又合上门离开。

穿过小院,前面就是梁大人所住之地了。那四周都有人把守,许是因为夜深看似他们在守着,实则早已神游天外,不知所归了。便小心过去,至书房前。

又是吱呀一声,竟不曾惊醒熟睡的士兵,匆匆看后,依旧不曾发现什么,而后来到窗外,月光洒下,滴滴露珠,颗颗晶莹。

“什么人?”一个起夜出恭的士兵正巧瞧见了他,这一声惊醒了他,也同样惊醒了睡着的人。四面都有人来,手持长枪。

两人对视一眼,那个士兵很快反应过来大喊了一声,他也不好过多的在这里停留,也只能走了。

他蒙了脸,又是在黑夜里,那个士兵看不清楚他的模样。他一跃而起,跳上围墙。待士兵们赶来时,只瞧见他那一抹身影消失在黑夜中。

鸡鸣时,已破晓。而这时徐玉才回到大理寺,一士兵来报:“报!大人,昨夜有飞贼闯入梁府,只是那贼人武功高强,被他跑了!”

徐玉听了这话,便对那士兵说道:“去梁府,看看丢了什么东西没有。”

徐玉很快就策马到了梁府,他想起来梁大人写的册子,便赶紧去书房里看了看,还是和之前一样,半点变化也没有。

他到府上其他查看了一圈,竟没有发现少了什么东西,而此时已是日上三竿。他又去看了看地上,那草丛里的露珠已经被晒干了,但是露珠的印子上,还留着一些泥土。

回大理寺的路上,他自想着,那贼人莫不是杀害梁大人的凶手,到梁府就是寻这块青玉的。他们捡到青玉的地方就是那片草丛,他有一种预感,昨夜那个贼人肯定去过。

回了大理寺便又有人来报,说是昨日白子衿抓了个丫鬟,这会儿正在牢里,还不曾有人理会。

徐玉这会儿才想起白子衿来,他也不应该一夜不归才是,他再忙至少也得回来换件衣裳吧。而且,这牢里还关着一个丫鬟,他应该也是有用的才是啊。

这不他便又想着,光是关心梁大人了,却忘了白子衿,他不免有些担心。他这会也不顾着那丫鬟了,只吩咐道:“先关着本官回来再审。”

于是,骑上马往刑部而去。一路跑着,一路想着,他可千万要跟宋子墨在一块啊,不然他不会变成继梁大人之后的第七个人吧?!

“大理寺徐玉,求见宋大人!”徐玉到了刑部大门前,急冲冲的跑了过去,连马也来不及拴。

“回徐大人,我家大人今日一早就进宫去了,他……”

不等那门人说完,徐玉便匆匆忙忙地骑上马跑了。那门人对另一个说道:“我还没告诉他,大人去沧州了。”

不多时,已至宫中。拿了腰牌给侍卫看了才进了去。至宫门,下马步行,步伐越发地快了,半晌已到了鸿鸾殿前。

“大理寺少卿徐玉,求见陛下!”他主要还是想见到宋子墨,白子衿去找他了,或许他会知道白子衿的下落。

随后,“宣,徐玉觐见!”裴公公响亮的声音响起。

见着皇上,跪下行礼,只道:“吾皇万岁,微臣徐玉已有案情的新线索。昨日与仵作白子衿去寻了宋大人,可是并不曾见着。白子衿先行离开,却至今未归。臣听闻宋大人在皇上这,所以……”

龙椅上坐着的正是当朝皇帝——临渊国明皇帝——李明阳。

李明阳正批阅着大臣们宋来的奏折,他有时也是个开明的皇帝,可这连环杀人案闹得整个长安城不得安宁,任他也无法开明。

“如今这长安城不得安生,你还敢到朕这来寻一个小小仵作!梁侍郎的案子破了吗!?这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案子破了吗?!你可知什么是轻重缓急!”

“回皇上,白子衿是大理寺最好的仵作,梁大人的案子他也是有重要的线索所以臣才来寻他。梁大人的案子也已有眉目了,需得找到白子衿才是,臣肯请皇上告知。”

“宋子墨向朕请命去沧州了,传朕口喻,刑部与大理寺共同查案。这个案子,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徐玉接旨!”

“臣在。”

“朕命令你即刻前往沧州与宋子墨会合!”

“是。”

于是,白子衿没有找到,徐玉也接了旨要去沧州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