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问界,豋临绝顶我为峰 类型:都市小说 作者:辞河 角色:高峰,蓝蓉等 都市小说《问界,豋临绝顶我为峰》是大神“辞河”的代表作,高峰,蓝蓉等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问界,登临绝顶我为峰!》辞河第九章山外山客随主便,他跟着姑娘来到接待室一个年轻妇女看到他们进来,忙着端茶倒水,只听她悄悄地对姑娘说:“蓉儿,那小伙子是你男朋友?”姑娘脸上露出羞红:“春嫂,不要胡说,我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道”那妇女笑着走进的里间,一会端了盘水果出来:“先生,请吃水果先生贵姓啊?”“我叫高峰”他故意把声音说大些,让她听到,省得到时候再问他接待室里摆放了几件玉品,做工还不错...

《问界,登临绝顶我为峰!》 第三章`喜得天目 在线试读


《问界,登临绝顶我为峰!》

辞河

第三章` 喜得天目

“那是天目。天目山因此而得名。相传当年王母娘娘将吃完的龙眼核扔入下界,在东西两座山峰上形成了两个池塘,从天上看就像两只眼睛,故称两座山为东、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的池塘就是这个龙潭,由于这个龙潭在这千丈悬崖的之间,人们难以接近,在西天目山上就孕育了一棵大树王,东天目山上南朝梁文学家、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萧统敕建了一座昭明寺庙,成为闻名的佛教胜地。”

“那这天目有什么用处?”他问道。

“你服食了天目,等你武功修炼到一定程度,就能够开启天目,具有了透视眼的功能。给人看病,发现宝物,就易如反掌了。”师傅说道。

“那这东西不如让师傅吃了,师傅武功高强,不是更有用处?”高峰说道。

“傻孩子,各有天命。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如果应该是师傅的,我在这里几百年也没有发现这池塘里的天目。你就掉进水里了一会儿,天目就跑到你裤袋里了。天命难违啊!”

“要不是师傅,我早又把它扔水里去了。”高峰嘟囔着说。

“是你小子的福气。有了透视眼,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对你将来在武功修炼和从事其他事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得天独厚的境况,会使你受益匪浅。”师傅兴奋地说:“从明天开始,我传授你徐天福地的武功心法。”

晚上,高峰躺在铺了干草的铺位上,虽然远不如睡在席梦思床垫上舒服,毕竟在石板上铺一层干草,还是有点硌得慌。不过,他的心里非常踏实。想着到了他这样的年龄,能够拜师学武,就要实现童年的梦想了,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久久难以入睡。

看着章薪那义无反顾离去的背影,以及那鄙视的不屑的眼神,他的心哇凉哇凉的。都说三十而立;他不仅看不到而立的希望,竟然落得个妻离子散的下场,他那自卑和脆弱的心灵底地绝望了,一向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峰,并不怕吃苦受罪,却经受不起亲人的冷漠和鄙视。凭自己的能力和境遇,他彻底对自己失望了。于是就选择了自尽,寻找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

其实,一个人想不通的时候,确定要走的路,就是要改变自己一生的路。不管这条路是生是死,都是通向未来的路。生,改变了命运;死,也就没有了痛苦和未来。

不知道师傅说的是真是假,如果师傅确实是建文帝,他就是六百年前的那个明朝继朱元璋之后的第二个明朝皇帝。师傅说的将来要自己渡界,这是真的吗?只能在以后进行验证。不管如何,自己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跟随师傅走上修炼的路。当自己成为武功高手,就再也不受别人欺负了。当一个人死都不怕的时候,还有什么是值得可怕的呢?

什么?让我娶这个女人?我仿佛又看到了章薪那嗤之以鼻的义无反顾的背影。一个枝条向我身上抽来:“小子,起床修炼了!”

高峰翻身爬起来,师傅站在他面前。他看了看山洞外,光线还有点暗。昨晚迷迷糊糊地很晚才睡着,估计也就睡了一两个小时。

来到洞外,师傅让他做了一个扎马步的动作,这才将心法要领传授给他。不知不觉中,他就保持着扎马步的姿势,运行着师傅传授的心法。

一个时辰过去了,太阳才缓缓升起,这才是真正的天亮。经过这一个时辰的扎马步和运行心法,不知不觉中,他感觉特别有精神。这使他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真谛。

师傅从山洞里拿来一把锄头:“到地里锄锄草吧。”

这使他想起《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师傅虽然仍是那个慈祥的老头,他那行为还真像周扒皮。他站了一个时辰的马步,正有些腰酸背痛,没有停息,就让他下地干活?

尽管心里不愿意,他也不敢不从,背上锄头向不远的地里走去。过去这里只师傅一人,他种植的蔬菜、粮食自足有余,今后加上他,还真得好好种植,不然根本吃不饱。

这里的地形他已经有所了解了,上面是百丈悬崖,下面是几百丈深渊,这这个平台上,他是既上不去,也下不了,恐怕在很长时间里,他只能待在这个平台上。

在这个平台上,吃水倒是问题不大,有龙潭,还有一些山泉。吃的粮食蔬菜,就只能靠自己种植了。

他走过一块土豆地,估计土豆快成熟了,黄豆苗有十几公分了,有一些杂草,他就锄了起来。

锄完了这块黄豆地,我看玉米地里还算干净,就在旁边的空地上开垦起来。

等师傅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满头大汗了,一块半个羽毛球场大小的地被他开垦出来了。

“我让你锄地,你怎么挖起地来了。”

高峰擦了一把汗对师傅说:“以前你老人家一个人,这些地足够你吃的,以后我们两个人了,不开一些地,就要饿肚子了。所以我得开垦点地。”

“孺子可教。”师傅说了句。什么孺子可教啊,不也是为了生存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可不想忍饥挨饿。忽然想到他只有一身衣服,刚才热了,脱了衣服只穿一件背心。粮食可以种植,衣服可种不出来。

“吃饭吧。要劳逸结合。”师傅说道。他不知道师傅说的劳逸结合是什么,如果说修炼是劳,那么这种地就是逸了,这劳逸结合,不就是不停地做吗?

早餐是稀饭加土豆。端起碗他才知道,这稀饭也是土豆做的,把土豆煮熟了,弄成稀的土豆泥,就成了土豆稀饭。好在还有些咸菜。这使他想起了老人家那句“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后面那句“不须放屁”,恐怕就很难做到了,光吃土豆,能不放屁吗?

吃过早饭,师傅让他继续扎马步,面对着池塘。不要说,虽然地球上灵气枯竭,在这悬崖峭壁之间,面对这池塘修炼,感觉还是有些灵气的。一个时辰的扎马步,师傅让他停下来,劳逸结合到地里干活。一天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四个时辰的修炼,两个时辰地里干活,这样劳逸结合,倒也不显得劳累。

人家都说八小时工作制,他这一天十二个小时,还任劳任怨,甘心情愿。

慢慢的,吃过晚饭,师傅让他打坐一个时辰。修炼的时间越长,睡觉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他却并不感觉疲劳。

师徒二人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早先,师傅还讲一些过去的事情,虽然他对于那些历史一知半解。师傅说的事情,历史书上是没有的。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