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锦衣仵作 类型:悬疑惊悚 作者:孟婆爱喝汤 角色:赵苏依朱宁琅 《锦衣仵作》男女主角赵苏依朱宁琅,是小说写手孟婆爱喝汤所写。精彩内容:见状,赵苏依无奈地再次跃上了房梁探清来人只见一个黑影偷偷潜入屋内关上门,拿出火折子照亮后躬身作揖道:“各位,多有得罪,在下只是找个人”看到此番景象,房梁上的赵苏依心生一计,原是因为方才与黑衣人动手伤到了,倘若再与下面的人动手胜算难料呼哧,呼哧,呼哧...方才进来的人听到这种奇怪的喘息声顿时吓得两手合十道:“十殿阎罗福佑弟子,感恩戴德”见他不打算离开,赵苏依便想到宋老头教的“鬼哭”声伴着外...

第4章 大理寺 在线试读


沈玉作为府中的女主人打发人自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半个时辰后就近五更,那会儿下人们就会陆续从大厨房和园子那边过来准备白天拜祭守灵的东西和待客的吃食。

赵苏依看着灵堂上父亲的灵位,缓慢地走到棺椁旁,看着棺内躺着的父亲,鼻子又开始发酸。自成祖皇帝将帝都迁到北边,京师便改为留都,祖上也奉命协守留在这里。

父亲在京师当兵马司指挥使二十多年,母亲在自己五岁时便离世了,父亲怕因为公务无暇顾及,便将她送到苏州外祖母家,这一待就是十三年。可曾想,再次回到京师是因为收到讣告。

棺中的父亲躺着里面很安详,脸色却不对,旁人看不出但是大夫是可以分辨出中毒和正常死亡的区别的。又发现耳后和手上都有针灸过的痕迹。这时,赵苏依上前用手在父亲的头发丝里查看着,不出所料,百会穴处也有。

百会穴为诸阳百脉之会,位于后发际正中上七寸,针灸可以起到通督,调神,缓解中风的作用,但一般大夫不用这个法子,除非是医术非常厉害的,否则谁也不敢冒着风险尝试,掌握不好会死人。

又转回棺椁另一侧,父亲的耳朵里似乎有流过血的痕迹,应该是被人擦拭过。赵苏依用银针在父亲的脖颈处刺进去,拔出后果然不出所料,银针呈黑色。她的这些银针并不是普通银针,世上任何毒物都逃不过这几只银针,得此宝物是几年前在苏州从一个方士那儿得来的,准确的说是花了三十两银子买来的。

还有一个办法,如果是吃食导致的中毒那么舌头和喉部都会有异样,随即掰动父亲的嘴,取出压舌的玉蝉,将银针刺入可却没有发现任何中毒的痕迹。口中无毒,但血液里却有中毒迹象,这是为何?

一旁的沈玉看出赵苏依的困惑,道:“很多杀手或者江湖中人杀人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赵苏依明白她的意思,“等会儿我会开腔,如若来不及你可要兜着点。”

“放心,”沈玉背对着回道,眼睛一直盯着四周。

赵苏依这次直接从心脏位置切入两寸,手直接伸入,将父亲的心脏托在手中。果真有一根与赵管事身上一模一样的针完全扎在脏部。

遂后,两人一同跪在灵堂前拜了几拜。

赵苏依将两根针拿给沈玉,“这两个针便是凶器且都带着慢性毒,赵管事的毒应该要在一两日后才会体现出来。”

接下来你怎么打算?沈玉问道。

赵苏依神情凝重,“既然我们无法直接出手对付那些人,那就先去大理寺复案!”

外面的雪愈下愈大,赵苏依站在风雪里,任雪花落在身上。抬眼望向前方牌匾“大理寺”,在来之前脱去孝服,换上一袭素锦月白裙,披着斗篷,怀里揣着复案状纸。

赵苏依在来时与沈玉商量好,待她离府一个时辰后再去告知兄长,这样即使想阻拦也来不及了。大理寺受了复状就得开堂审讯,没有退路。

京师的大理寺是负责南直隶各府的案子复审,但凡有人对各府衙门审理的结果不满意,大理寺皆要重审案件。当然,在来时沈玉已经打听过大理寺现在不设正卿,只有一位少卿,刚上任几月。

如果这位少卿没有能力审理朝廷三品官员的案子,自己也想好了就再去都察院和刑部,再不行就带着这些证据自己去北边,就是要让整个京师或者整个南直隶十几个府衙门还有百姓都知道三司,刑部和大理寺在干什么。

赵苏依用手抹去浮在大理寺门前堂鼓上的雪,随后鼓鸣冤声声入耳,震动整个大理寺,引来一众起早的路人围观,门口的衙差见状赶紧进去禀报。

跪在堂下半盏茶的功夫,只见一人走向堂上坐下,低头瞥了一眼来人,着绯色官袍,面前的补子为虎,赵苏依便知道这位就是大理寺少卿了,左边是寺丞,那右边坐着的应该就是主簿。

只听大理寺少卿将惊木狠狠地在案上拍下去,问道:“堂下何人,你可知这是大理寺,不是府衙门,这里只受理复审的案件或朝廷重要官员的案件?”

赵苏依跪拜后起身,看了一眼堂上之人,“容国公府赵承庆之女赵苏依见过大人,随即将复审状纸呈上。”

话音刚落,堂中鸦雀无声,想必是大理寺多年没有受理过朝廷五品以上官员的案子了,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先不说容国公府,就是女子独自在大理寺击堂鼓也是多年来头一个吧。

这时大理寺门口也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有一黑衣男子也挺立在人群中。

堂上的人拿起状纸查看,目光却一直停在堂下,清了清嗓子道:“你是说你的父亲不是病死而是有人加害,府衙门的卷宗本官需要派人去取来。”

大人,稍等片刻,卷宗应该已经在来大理寺的路上了。

来时赵苏依已经让沈玉去了府衙门拜托他们将卷宗送到大理寺,这会儿应该快到了。

话音刚落,门口的衙差便来禀报,“府衙门的推官将赵总指挥使的卷宗拿来了。”

大理寺少卿看完后问赵苏依:“你,可有证据?”

好,那么你的证人在何处?

死了,现在停尸于义庄,我已经让人抬至大理寺门口。

堂中所有人,包括堂上的无不瞠目结舌。

大理寺少卿面露尴尬地看向赵苏依,“你且抬头看看身边的这些人,他们都觉得荒谬。”

赵苏依抬眼义正严词道,怎的荒谬,既然是人证,只要是人就可以证明,无关生死,活人有时候会胡诌说谎,但死人不会,大人您只需允许证人入堂我便可以让他开口说话,说话间发现堂上坐着的人有些眼熟,但此时无暇顾及。

大理寺少卿捏了捏嗓子,故作郑重,“主簿,记下赵小姐的话,做了允许的手势令衙差将人抬进来。”

原是赵苏依昨夜离开后去找了看守义庄的人,给了些银子让他在今日辰时左右将赵管事的尸体用马车运过来。

须臾,尸体被抬了进来。

大理寺少卿走到赵苏依身旁轻声道:“丫头,你是没认出我,还是故作不认识。”

赵苏依这才想起来昨夜在义庄后来碰到的人,拱身作揖,“大人,父亲的死因我已经在状纸上写明,下面我来说下眼前的死者。”

死者为府里的赵管事,就是我父亲的贴身仆人,在一日前也死了,府衙的人的断定他是殉主自杀,可这完全说不通。第一,殉主要么在主人死后随即发生,要么在主人下葬后,何必等到第三日;第二,他的死因表面上看是吊死,其实是因被利器刺入心脏导致。

赵苏依揭开死者的上衣,指着左胸口道,这是我昨日发现的,随即拿出银针交给大朱少卿。

“这尸体是怎么回事,为,为什么会有缝合的痕迹?还有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吊死的,”旁边寺丞诘问。

“开膛验尸,大人没听过吗,有些伤并不是从表面看出来的,比如这根穿心针。”这句回怼令方才问话的寺丞哑口无言。

至于说他不是自杀吊死,找个人来将吊死的重新演一遍就知道了。看了一圈,将目光定格在方才问话的寺丞身上。

朱少卿,属下,我...

一旁的大理寺少卿只得点点头抿嘴道:“辛苦了!”

这位寺丞也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在大理寺堂上要给所有人演一个吊死鬼,但又无奈只能服从上司的命令。

赵苏依将早就准备好的绳子递给寺丞后拱手道,您尽管放心,只是演示,这下面还有凳子,而且待你上去顷刻后你们少卿会放你下来的。

待寺丞将脖子套进绳子放下双手的那一刻,赵苏依忽地将下面垫脚的凳子踢掉,旁边的人欲要阻拦却被拦住。

赵苏依告知,“各位,看清楚此时寺丞的每一个动作。”只见寺丞的脸色开始发紫,手不住的抓着脖颈处,随即挣扎紧抓大腿外侧。

被救下来的寺丞摸着脖子大喘着气骂道,“你们,没一个好人,扭头转到一旁。”

“方才多有得罪,”赵苏依拱手致歉。

现在各位明白了吗?自己上吊和死后被吊上去就是这个区别,你们看司正的脖颈是不是又抓痕,他的大腿侧面应该也是有些许抓痕。

众人深觉有理,纷纷点头。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