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强兵富民:我一个土匪称皇不过分吧!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魅祸众僧 角色:文武谛赵其海 小说叫做《强兵富民:我一个土匪称皇不过分吧!》,是作者魅祸众僧的小说,主角为文武谛赵其海。本书精彩片段:那家伙仗着身体高大威猛,集结了几个流氓平时横行乡里,欺负着老实农民他爹还是本村的村长,老实农民被他欺负的敢怒不敢言这次重分田地,这家伙在这家多拿两亩,那家多拿两亩,足足拿了二十亩!!对于这人的处置,文武谛弄的很简单,当场就叫禁卫甲士将这家伙押到村头砍了!再细细一查发现这家伙的爹还杀过人,还奸淫过良家妇女,同样拉到村头去砍了!其余包庇从犯全拉到养猪山上养猪去对于这件事,文武谛也做出来相应的处罚...

第19章 在线试读


“报!大人。西边的土匪打过来了!!”

“你说什么?!”

秦国不愧是大漠山中的扛把子,在一千多县城军猛烈攻击之下,竟然反攻了。

国字脸连忙召回了还在北山作战的军队。北山江坚,吴海天,燕大忠等人在得知秦国反攻后,也率人朝着撤退的县城军杀去。

县城军至此全线大败,回到大营集结的才堪堪数千人。国字脸看着士气低落的士兵便知道这仗是没法打了,只好趁着土匪还没追上来的功夫连忙带着士兵原路撤退。

远在丰村的文武谛听探子来报,官兵退兵了。和李大狗等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带人前往官兵撤退的路上先埋伏了再说。

要说打逆风仗这些土匪可不行,但打起顺风仗来那是贼厉害的,秦国的小分队抄近路放几箭就走,而北山的那些国家又联合到了一起来追杀着县城军。

看着一窝蜂跑来的官兵,已经没了阵型,文武谛先让军士射了几波箭。

几波箭雨射下来,毫无防备的县城军被带走了数百人。这下,本来就在崩溃边缘的县城军彻底崩溃了。

丢掉身上碍事的装备,县城军四散而逃。国字脸在那儿喊破了喉咙想要将人重新聚起来,却没有一个人理会他。

文武谛那会放过这个机会,指挥着军士就朝着官兵冲杀下去。

国字脸见聚拢部队彻底无望,和他的同僚嗖嗖的几下就跳到了树上,踩着树钗跑路了。

半夜,高进在他几名亲卫的保护下跑回了县城。见到了国字脸,国字脸呼的就刮了他几耳巴子。

要不此人疏忽军备,这次剿匪他怎会被一群土匪给打的落花流水?国字脸还想呼高进几耳巴子,他的一同僚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国字脸只好狠狠的瞪了一眼高进后,便和他的同僚们骑上马趁着夜色就离开了小渝县,至此,这群巡折令离开了小渝县。

巡折令走了,高进却一点儿都开心不起来。他没了,他什么都没了!兵没了,在不久的将来他的官位也要没,官位没了那钱也没了,钱没了那他的美娇娘们也就养不起了。

在心中狠狠的问候国字脸的十八代祖宗,高进来到他后院大吼了一句。

“都睡了干嘛!都给我起来!起来!!!”

对人生绝望的高进决定趁自己最后的这段日子好好享受,享受!

官兵没了,心情轻松大好的文武谛回到了皇宫和宛儿美美的睡了一觉。

没错!当时武朝官兵进山之前,文武谛就把宛儿吃了,毕竟他不吃的话难道留在那里给别人吃??

第二天。

文武谛夹着四库全书来到了学堂,放了十几天的假今天终于重新开课了。

经过了数月的学习,这些小家伙问的问题那是越来越刁钻,越来越奇葩了,好多时候都把他问的哑口无言。

这时文武谛只好说“老师我不是全知全能的,也有些东西不知道。这答案呐,就得等你们以后去细细探索。”

让文武谛欣慰的是,这里面竟然有两学霸可以解最简单的方程式了。

这两人一个叫林真,一个叫吴东三。

这次文武谛叫了大昭第一铁匠工部侍郎张铁匠和第一木匠刘木匠来给这伙学生上实践课。

“老师,老师,你看。”文武谛刚走到学堂,就有一位十五岁大的孩子拿着一支竹蜻蜓朝他跑了过来。

“老师,老师你看它能飞唉!”孩子说完,拿起了竹蜻蜓给文武谛示范了一遍。

“要是我们造一个大竹蜻蜓,让它一直转!那咱们是不是就可以在天上飞啊!”

“嗯!能的。”文武谛道,这些孩子现在是天马行空,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想的出来。有一个孩子找到他说,他要造一把大弓箭,然后把他绑到箭上再射到月球上,他还发誓说要娶嫦娥当老婆!!当时让文武武谛都好是惊讶了一会儿。

孩子得到文武谛的肯定后离开了,刘木匠看着离开孩子道“陛下,弄个大竹蜻蜓带人在天上飞?这孩子倒是想的有意思。”

“嗯,今后说不定就有了呢!”反正不是大竹蜻蜓就是了。

在学堂上,文武谛将刘木匠和张铁匠介绍给了学生们。并布下了一个作业,看张铁匠打铁和刘木匠做木工,然后把你自己觉得那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记下来,过年之后再交上来。

算是一个寒假作业吧,文武谛也不对这抱太大的希望。

经过了大臣们连夜清点,官兵入山之后的损失和所得都清点了出来。大昭在这几天的征战中,第一军还是死了两名士卒。

这是战争无法避免的,文武谛也只好将抚恤金安排到位。

抓获了俘虏共五百余,这些俘虏文武谛准备将其安排在一个山头上去养猪。没错,就是养猪!而是有规模化的养猪。

为此,文武谛不光专门用高价收不少的猪崽子,还派人在山中抓了一些小野猪崽子回来。

这些俘虏要在山上养猪十年才能下山,如果一年之内你猪养的好,就可以减少在山上待的年限。

如果年限到了,下山之后找不到生计怎么办!没事儿,可以回来继续养猪,发工资的那种。

为了确保这些人能养好猪,文武谛还特意花费了些时间来教他们母猪产后护理,猪笼的卫生保养等等。并且还亲自动笔写了章程出来。

文武谛自认为对这些俘虏那是极好的了,落到大漠山里其他国家的俘虏不是被杀了,就是送去干极其危险的活计了。

缴获长枪刀剑无数,看了那些刀剑,文武谛也就知道这官兵的战斗力怎会如此之差了,这些刀剑和当时在武库中他拿出来的也好不了多少。

甲缴获了上百幅,虽然破破烂烂的,但修补一下还是能用的。

再就是土地扩大了三倍有余,人口暴涨到九千多人,其中能打铁的有五十多号人,做木工的多一点有七十多号人,这些人全都被文武谛给收编了。

人口增多,明年要进学堂的适龄孩子又多了一大批,就凭东村那些小学堂肯定是塞不下的,所以又要加修学堂。

“你们干什么!我可是鸡国太子,你们敢抓我??”

几个壮汉拖着一个白脸儿公子哥从文武谛的面前走过,这些所谓的各国皇室之人在享了几代福之后已经回不去最初了,还梦想着要复国。

当然,也有几个没死的小国皇帝拿着文书找到文武谛要拿回曾经的国土。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