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冷庆学韦清秋 类型:穿越重生 作者:乐陶陶 角色:冷庆学韦清秋 乐陶陶的《冷庆学韦清秋》小说内容丰富。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做下人的,眼睛一定要好使,要会看眼色,更要知道进退这些日子,韦清秋在府中的地位,一路水涨船高,虽说,夫人那边还没有承认她是冷府的姨娘,可老爷已经给了韦清秋这份体面他们也不敢再对韦清秋冷言冷语,甩脸子胡来韦清秋素来温和,说话客客气气,让她们去外面置办食材,还另给了赏钱大方的主子,没人不喜欢一时间,大家都规矩的恭敬问好韦清秋含笑应了,什么话也没多说出门的时候,韦清秋和冷青月的贴身丫鬟翠玉...

第39章 在线试读


他这突然一问,让刘喜福心生怯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王爷当然没病,不过是为了和丞相大人对着来。之前在朝堂上闹得那么凶,大家彼此面子上过意不去,总要先缓一缓。

南宫琅见他不吭声,故意又追问了一句:“本王问你话呢?刘公公。”

刘喜福知他是故意给自己难堪,语气讨好,敷衍一句道:“王爷您是贵人。”

“本王没病,你心里清楚,太后娘娘心里也清楚。”

刘喜福额头冒汗,强撑着精神,抬起头来冲他微微一笑:“王爷安然无恙,那自然是最好。王爷位高权重,英勇神武,朝中的大事小情,皇上还要处处倚重王爷您呢。皇上心里惦记着您,一日见不到您,心里不安稳……太后娘娘见了心疼,吩咐奴才一定要过来见上王爷一面,也好回去让皇上安心学习。”

南宫琅面无表情地听着他说的那些“废话”。

这些表面功夫,一向是吴太后最擅长的。

她喜欢事事周到,让所有人都看起来相安无事,一团和气,实则大家的心里都藏着一只土狼,很不能立马将对方撕碎,啃食干净。

吴鑫恩的“病”可不容易好,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数月,他在朝中的爪牙和眼线多得是,就算坐镇府内,整日足不出户,也能为所欲为。

南宫琅也想学一学他的招数,难得清净一下,暂时不用再去朝堂之上,面对那一张张别有用心的脸。

“王爷,娘娘还吩咐奴才给您带了些补品,都是极好的东西。王爷常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甚是辛苦。如今回了京城,回了自己个儿的家里,该是好好进补的时候了。”

刘喜福厚着脸皮,满脸堆笑,再看面前的南宫琅,那冷冰冰的眼神,当场差点没咬到自己的舌头。

“刘公公,回去替本王多谢娘娘的一番好意,本王心领了。”南宫琅冷冰冰地客气一句,算是下了逐客令。

耳边好不容易清净半天,他一来,反而坏了他的心情。

刘喜福也巴不得赶紧回去交差,忙又跪地行礼道:“奴才愚钝,差点误了王爷的正事,这就告辞。”

“不算什么正事,本王想去看一个人。”

南宫琅突然毫无预兆地应了这么一句,刘喜福不禁微微一怔,心中颇有些在意,大着胆子问道:“哦,原来王爷的府上有客人,不知是哪一位大人啊?”

说完这句话,刘喜福后背的衣裳都要被冷汗给浸透了。

南宫琅本来就是为了故意吊他的胃口,不,准确的说是吴太后的胃口。

城中的风言风语,怎会逃过她的耳朵?

“是个姑娘。”南宫琅起身离去,漫不经心地答了一句,深邃黑眸中看不见任何情绪。

刘喜福识趣闭嘴,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他一直躬着后背,走出正厅,待到廊下,慢慢挺直了自己酸痛的后背。

卑躬屈膝,活了大半辈子,这把老骨头越来越不中用了。

有婢女迎上来带路,让着他上轿子。

刘喜福多了个心眼儿,问了一句:“王府是不是有什么贵客啊?”

按着规矩,主子的闲事,奴婢们是一个字都不能多说的。别说是直接问,就算是旁敲侧击也问不出一二三来。

今儿是个例外。

婢女低头淡淡道:“今儿府上来了一位贵客。”

刘喜福问了一句,顿时心中有数。

近日来,外面的传闻甚是热闹,看来今儿他可以回到娘娘的身边“嚼嚼舌头”了。

刘喜福匆匆赶回宫中,连口气儿都没歇,直接觐见太后娘娘。

寿康宫,寝殿内。

薄薄纱帐,随风拂动,一道纤丽人影缓缓从内走出。

她通身气派,妆容精致,朱色凤袍,凤凰腾飞,既雍容华贵又美艳动人,裙裾微摆,配饰轻响,举手投足间,又散发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气质。

吴太后,这天底下最有权势的女人,最高高在上的女人。而她只有三十三岁……

“娘娘万福金安,奴才见过王爷了。”

“起来吧,今儿这一趟,着实把你折腾够呛。”吴太后一边说着话,一边由着宫女搀扶入座。

一晃大半天都过去了,不想也知道,他没少看王府那边的脸色。

“奴才多谢娘娘。”

吴太后温婉精致的面容之上,带着平易近人的神色,语气也格外轻柔:“襄亲王如何?身子可有大碍?”

刘喜福微微摇头:“回娘娘的话,王爷无恙,只是心里不太痛快罢了。”

“哦。你怎么知道王爷心里不痛快?”吴太后神情淡然,似笑非笑。

刘喜福含笑道:“奴才跟随娘娘多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行了,少在哀家的面前耍嘴皮子了。说说吧,你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了?”

刘喜福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在王府的所见所闻,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

一番话落,吴太后突然笑了笑:“哀家看你还是个糊涂的。”

南宫琅……他的身边什么时候有过女人?

刘喜福不为自己辩解半句,连连点头道:“娘娘说得是,奴才有罪。”

“别动不动就有罪有罪的。哀家最不喜欢听见这些话了,实在扫兴得很。外面的传言,真真假假,听了也是白听。”

她说话的语气不紧不慢,很快,话锋一转,又浅笑着吩咐:“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法子。”

刘喜福就等着她这句话呢。

“娘娘请吩咐。”

“隋文的案子也该抓点紧了。”吴太后说着说着,突然微微一笑:“咱们的襄亲王可不是喜欢“儿女情长”的人。”

做大事的人,怎会轻易在小事上失了分寸?南宫琅怎会为一个姑娘迷了心,简直可笑。

“是,奴才这就吩咐下去。”

“这个时辰,皇儿该进些汤水了。”吴太后缓缓起身,扶着宫女的手,边走边问:“哀家让御膳房准备的金骨汤如何了?”

“回娘娘,御膳房都备好了,一直用小火温着呢。”

吴太后又是轻轻一笑:“如此甚好,皇儿有口福了。”

刘喜福忙躬身跟了过去,语气讨好:“娘娘对皇上真是细致入微,慈母情深啊。”

吴太后闻言温婉双眸轻垂,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叹息道:“皇儿可是哀家的命根子。”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