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嫡女弃后 类型:现代言情 作者:谢如琢 角色:谢如琢谢淮南 《嫡女弃后》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谢如琢谢淮南,讲述了​谢如琢看在眼里,笑而不语姜氏认真地考虑了过后,应道:“我很喜欢他们,要是做了他们干娘,我会负责到底的所以我愿意”楼千吟继续皱着眉头,“我劝你再考虑一下”姜氏踟蹰道:“我考虑好了”楼千吟:“过脑子了吗?”姜氏缩着脖子应道:“过了”楼千吟感觉自己再怎么隐晦地暗示她不要答应她也明白不了,真是心累,最后只得认命道:“那就这么着吧”谢如琢顿时眉开眼笑道:“那楼大哥就是应了?”反正楼千吟没再拒绝...

第6章 在线试读

后来谢如琢成为镇远侯世子女的事才在徽州城里流传开来,同时还伴着谢淮南不是侯爷亲生子的这一传言。

一时谢淮南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同年,晋京里的太后身体一阵好一阵坏,坏时也没有坏到哪里去,只是汤药不断、身子虚些。可哪想,在感染伤寒以后,太后病情说加重便加重,断断续续拖了两三个月,随后便病逝。

这终于让沉浸在萧君涵似是而非的荣宠里的慈儿,犹如兜头泼下一盆凉水,整个人猛然惊醒。

太后病逝,这第一件事应验了。

夜里无人的时候,慈儿把箱底暗盒里的布帛翻了出来,抖着手展开来看,一遍又一遍,把上面所记载的事背得滚瓜烂熟。

如若再有第二件,第三件,她不得不为此早做准备。

等慈儿背熟以后,便挪到烛台上烧了,一丝把柄和证据都不能留。

随后后宫里哪位妃嫔有孕,哪位妃嫔又被害,都一一得到应验。而慈儿也凭借着布帛上的提醒,化险为夷,步步荣升。

太后病逝不久,宫里又有妃嫔死去,夜里常问啼哭声。后来又请了得道道士来宫里超度。

结果那道士却道,祸起萧墙,灾厄降临,大晋天下即将面临一场劫难。他一边掐着手指,一边神神叨叨地把大晋未来还未发生之事说个不停,最后虽没有明言道出安陵王乃罪魁祸首,却将凶兆方位直指金陵。

萧君涵道了一句“装神弄鬼”,随后就命人把道士拖出去,砍了。

慈儿一直提心吊胆地过了些时日,那道士的事她不能直接出面,不然萧君涵一定会找到她头上来。

好在萧君涵并未把此当成一回事,因为自古以来总是不乏一些江湖神棍高谈阔论家国危矣,无非是想借此入朝堂、当国师。

现在这话已经传到他耳朵里了,人却被他杀了。

事后他便是再想查,也无处可查。

然,那道士口述之事,都在一件一件地应验。前朝后宫人心惶惶,终于开始正视和议论起这件事。

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人不信。

因而朝中官员议论,安陵王在诸侯之中最为势大,又着力想要吞并小侯,其野心可昭啊。

在此之前,萧君涵一直把精力放在徽州。他不是不知道安陵王的野心,他只是想在拿到徽州兵马以后,再来对付安陵王那便绰绰有余。

如今形势日趋紧张,派出去的探子一波又一波,得回来的消息是安陵王正大肆制造兵器,并扩张金陵以外的领地。

同时萧君涵也收到了徽州的消息,手里拿着密报,拈来拈去,久久不肯放手。

没想到,镇远侯世子位,谢淮南没能顺利继承,谢放也没能讨得着好。

他嘴角噙着一抹冷笑,饶有兴味道:“徽州居然出了个世子女,真是有趣。”

萧君涵手里握着谢如琢的消息时,谢如琢也无意外地收到了晋京传来的密报。

当初送慈儿回晋京的人,可是谢淮南帮她精挑细选的。那批人进了晋京以后,便按照她的命令四下散开,随时打探消息、留意动静。

谢如琢自从做了世子女以后,在军营里留的时间越来越多,开始接手军营里的军务。

眼下她坐在营帐内,展开手里的密信看了看,嗤道:“果然是个多疑的疯子。”

慈儿也不是没脑子,至少这种送命的事她不会亲自去做,而是怂恿不相干的人去做。如果是她亲口把那些话说给萧君涵听了,萧君涵不但不会相信,慈儿也第一个活不了命。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萧君涵起码已经盯上了安陵王。如若安陵王有大的举动,萧君涵应该能够牵制几分。

近来,有谢淮南陪伴在谢如琢左右,不管出入哪个大营,将士们尽管心里有些不服,但对谢如琢还算听从。

南大营的情况便好些,谢如琢经常在南大营,与那里的将士们都混熟了,而且谢淮南命令三军将士听令于她,莫敢不从。

谢淮南几乎将自己会的,能教的,全都教给了谢如琢。

他甚至将南大营的人马分成两部分,谢如琢带领五万,他领两万,剩三万人马轮流守营,双方在徽州城外方圆百里内经过数次演练。

跟随谢如琢的将士们得知,她并非是领兵作战一窍不通的世家女。反而对她越发的钦佩。
在外奔波了几天,回到大营,进了营帐,她如今已将徽州的地形亲自摸了个透彻。谢淮南又指着沙盘,在她耳边说哪些地形利弊,以及徽州十三城如何调兵遣将。

谢如琢回头朝他笑,笑着笑着,眼睛便有些干涩。

谢淮南却略略皱了皱眉。

谢如琢道:“看来,二哥是迫不及待地要教我如何保护好自己了。”

真到她要保护自己的那一天,便意味着,他已不在她身边了。

谢如琢知道,他不可能永远留在徽州。等萧君涵与安陵王局势越来越紧张,便是他离开的最佳时机了。

谢淮南手臂绕过来,搂住她的身子,从后面抱着她。

他收紧双臂,力道很大,大得恨不能揉碎她。

他俯下头,埋在谢如琢的肩窝里,气息熏热地低沉唤了一句:“谢如琢。”却再没有下话。

谢如琢听得心口微微发窒。

南阳那边,在南阳王的督促下,大批的兵器被造出,送到了徽州的军营来。

其中便有一批箭矢,是按照谢如琢的吩咐打造的,并在铸造之前送去了图纸。

眼下成品送到了眼前,谢如琢从中抽了一支箭矢出来,只见那箭锋两端略宽,并有弯细的钩子。

这正是与金陵所造的一模一样的诸侯箭。这箭射进身体里,钩子勾住了皮肉,要想拔出来还得吃苦头。

但这是谢如琢秘密请南阳那边帮忙制造的箭矢,并不打算立刻投入使用,因而只有身边亲近的将士知道。

把命交到她手上

身边将士见状大为惊异,问:“三小姐如何想出这样形状的箭的?这比以前的箭可有杀伤力!”

谢如琢笑了笑,只让士兵帮她把箭抬进了营帐,道:“此事是机密,任何人不得往外传。违者军法处置。”

这箭形可不是她想的,上次与苏连玦交锋时隔几年,安陵王应该已经把这诸侯箭大量准备投入使用了。

她不妨再帮忙推一把。

后来晋京里接连有朝廷命官被杀,皆是一箭命中咽喉。

那一支支杀人利箭上呈到萧君涵的面前,他随手拿起箭矢,把玩着箭锋上面的锐利刺钩,道:“这箭造得倒是奇特。”

言语之中,好似那些朝廷命官死不足惜,倒不如他看到的这种箭来得有兴趣。

手底下的暗卫探回来的消息称,这种箭只有金陵才有,最近他们大规模造出的武器,便有这样的箭矢。而暗卫在晋京里也抓获了数名金陵派来的刺探。

金陵往晋京里派探子,那不知是多稀疏平常的事。可能在早几年便已经密切注意着晋京的动向了。

萧君涵眯了眯眼,道:“这种箭,确定只有金陵才有?”

暗卫道:“这是金陵改良的东西,目前还没有机会拿出来大量使用,他们只是在制造筹备当中。因而确定只有金陵才有。”

此时金陵王府中,安陵王怒气冲冲地把一份密报摔在世子苏连玦的脸上,骂道:“混账!谁让你打草惊蛇的!那萧君涵狡诈多端,你射杀了他的官员有什么用,有本事你把他也射杀了!”

安陵王同样深信不疑,那样的箭只有他们金陵才会有。

苏连玦心中窝火,他并没有下射杀晋京官员的命令。

苏连玦道:“儿子没有做过。”

“哼,没有做过,那这是什么!”几截断箭随着安陵王的话被抛到了苏连玦面前。

那确实是他金陵的箭。苏连玦握了握断箭,无话可说。

回到自己的书房里,苏连玦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那个远在徽州的女人。

他清楚地知道,谢如琢知道他金陵这箭的秘密,甚至连“诸侯箭”这个名字都帮他取好了!如今,苏连玦十分好奇,她究竟是如何知道的?

这阵子苏连玦一直留意着徽州的动向,听说她做了世子女,那她将来便是统领徽州兵马的镇远侯了?

不仅他有兴趣,萧君涵有兴趣,天下诸侯豪杰想必都对她很有兴趣。

苏连玦看着手里的断箭,幽幽道:“三小姐,总有一天,我会新账旧账和你一起算。”

随后他便叫了人来,立刻潜入徽州,去打探谢淮南的消息。

谢淮南不是镇远侯的亲生子,如果他只是一般的乡野小子,镇远侯不可能独独把他带回侯府收养,而且还刻意隐瞒他的身世。

关于谢淮南的身世,早前苏连玦便有怀疑过。毕竟当年,他并没有亲眼看见苏昀的尸体……

他那护犊的母亲,临危之际把他抛下了河里顺流而下。等后来他们找到下游时,是捞起一个被泡得早已面目全非的浮尸,却辨认不出那是否就是苏昀。

之所以怀疑到镇远侯的头上,是因为后来查出,那阵子镇远侯正好带兵从附近经过。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