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黑幕生存 类型:小说推荐 作者:闷葫芦 角色:张银行张银行 热门小说推荐,《黑幕生存》是闷葫芦创作的一部小说推荐,讲述的是张银行张银行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所以我这次去了校外的农业银行,在自助柜台查询银行卡的交易记录发现这些钱都是五千五千地汇进银行卡里的一共汇了十次,除此之外,银行卡里就是每个月1300元的生活费我知道他每个月光买药就要花700元,留下生活的钱只有600元看得出来,闷葫芦在吃喝方面一向很节俭19.我又看了下那些五千元款项的汇入日期,其实这些日期蛮有规律的分别是:,3月17日、24日、31日,4,月...

黑幕生存第13章 在线试读

所以我这次去了校外的农业银行,在自助柜台查询银行卡的交易记录。
发现这些钱都是五千五千地汇进银行卡里的。
一共汇了十次,除此之外,银行卡里就是每个月 1300 元的生活费。
我知道他每个月光买药就要花 700 元,留下生活的钱只有 600 元。
看得出来,闷葫芦在吃喝方面一向很节俭。
19.我又看了下那些五千元款项的汇入日期,其实这些日期蛮有规律的。
分别是:,3 月 17 日、24 日、31 日。
,4, 月 7 日、14 日、21 日、28 日。
,5 月 5 日、12 日、19 日。
一共汇款十次,共计五万元。
每隔一个星期就有一次,最近一次是在三个星期前。
看了眼日历,汇款日都是在星期天。
汇款记录恰好就是断在了闷葫芦自尽的那周。
我越发觉得闷葫芦自尽的原因不简单。
20.我想查一查是谁给闷葫芦汇的款。
但自助柜台上不能查询汇款人的账户信息。
只有持本人身份证去柜台才能查到汇款人的银行信息。
很显然,线索断在了这里。
但没有完全断开。
汇款时间和闷葫芦每周外出打工的时间很接近。
所以这些钱很有可能跟闷葫芦周末的兼职有关。
这份兼职肯定不是家教。
什么样的家教能一个星期赚五千?
21.闷葫芦是不是……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啊?
那时候,我脑子里有了这样的想法。
22.什么工作能让一个大一的学生,一个星期赚五千?
贩毒?
诈骗?
盗窃?
我越想越觉得离谱。
23.从银行回来,我没把我调查到的事情告诉另外两个室友。
我不是不相信他们。
只是不希望闷葫芦做的事情被更多人知道。
也许这事不光彩。
闷葫芦已经死了,就别让他死后的名声更难听了。
24.六月初,第一学年已经快结束了。
各科的老师已经布置了期末考核任务,我这个专业的考核要求尤其严格,所以我们一伙儿人扎堆在寝室里忙忙碌碌。
大学里的作业,很多时候不一定是自己做的,有可能是找有经验的同学帮忙。
讲实话,我们三个都不是爱学习的主,平时的一些作业,大多是拜托闷葫芦帮忙。
他虽然不是我们专业的,但一通百通,作业的完成度非常高。
想不到我们第一次缅怀他,居然是想念有他帮我们做作业的日子。
说来也巧,当时我从这个这个点,联想到了一个线索。
曾经有一天,闷葫芦的班有课,我们班没课。
课上闷葫芦没带电脑,可他又需要电脑里的一份文件,就打电话找我传给他。
当时他把他电脑的解锁密码发给了我。
就是这个解锁密码,让我想到继续追查的方向。
25.生活中,很多人设置密码的习惯,是把锁屏密码、QQ、微信密码都设置成同样的数字。
我现在知道闷葫芦电脑的锁屏密码,就有可能通过这个密码打开他的微信和 QQ。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立马打开 QQ,找到闷葫芦的 QQ 号,又找到他发给我的电脑密码。
我尝试用手机登录他的 QQ 账号。
结果轻而易举地就登录成功了。
26.QQ 的信息都是云端同步,聊天记录一查便知。
但他不是会员,只能保存一个月的聊天记录,但这就足够了。
看完聊天记录后,我不禁感叹,闷葫芦不愧是闷葫芦。
QQ 聊天对象总共也没几个,也不在班级群里聊天,别说是什么线索,就连稍微隐私一点的对话都找不到。
我知道,QQ 对他而言,不重要。
所以我准备把目光放在私密性更强的微信上。
27.我用同样的方法登录微信账号。
结果。
成功了!
28.微信登录成功后,还需要验证身份。
这里有三个选项。
扫二维码验证邀请好友辅助验证短信验证很显然,第一和第三个方法,对我而言并不适用,只有这第二个方法是最合适的。
我们寝室另外两个人,都是他的好友,正好可以实现好友辅助验证。
所以我借来他们两个的手机,完成了验证步骤。
事后又删除了辅助记录,把手机还给他们。
29.一套流程下来,我成功登录了他的微信号。
微信这个软件和 QQ 完全不同,他的聊天记录基本不绑定在云端,只储存在你原先的手机里。
所以即便我登录了他的微信号,里面也没有任何聊天记录了。
想看到聊天内容,就只能用他原本的手机。
可是警方在调查的时候就已经说了,闷葫芦的手机已经被格式化了。
他的手机里已经没有微信的聊天记录了。
不过,我并没有因此气馁,因为我清楚除了手机之外,他的电脑也登录过微信。
那些信息应该也同步到了电脑里。
30.闷葫芦的电脑已经被他的父母带回家里。
老实说,如果不是当时我太想知道这个谜团的答案,我也许会直接放弃追查,然后把这张银行卡里的钱全都汇给他的父母,就当这件事情过去了。
可我没有,我以闷葫芦同学的身份联系了他的父母。
以在闷葫芦的电脑里,有我和他共同制作的文件作业,希望他们可以把电脑寄过来,可以是到付,等用完后,再寄回去。
叔叔、阿姨都是讲道理的人,在加了微信,确认身份以后,我成功在第三天的时候收到了闷葫芦的电脑。
31.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他的电脑,用手机扫码的方式登录了电脑微信,成功查到了他电脑里的微信聊天记录。
他微信的聊天对象不多,很快就能筛选出一个备注是XX-家教的账号。
这里就不说账号的名字了,大家只要知道这个是家教工作的联系方式就行。
我看了下微信聊天的内容,发现那边是一个高二的女生,他们之间的聊天内容也很正常,确实是探讨学习。
女生偶尔会发一些自己的自拍照给闷葫芦,照片里的女生还蛮好看的。
最重要的是,家教的工作每周都会以微信转账的方式结款 300 元。
到现在他的微信账户里还有六百多呢。
我开始意识到银行卡里每个星期额外汇款的五千元,跟家教工作没有关系。
32.我不敢去联系这个女孩。
因为这是闷葫芦的账号。
他已经死了。
一个死人是不该给活人发消息的。
线索在这里又断了。
33.追查到这里,我觉得事情越发奇怪。
他每周末确实是去做家教的工作了,但从家教工作的聊天记录来看,他周末每天只工作两个小时。
那他为什么周末晚上不回寝室呢?
也许他家教工作结束后还有额外的工作,是一份能让他一个星期赚五千元的工作。
34.从我发现线索断开后又过去了两天。
在今天的午饭时间,我们听见食堂隔壁桌的同学在议论闷葫芦上吊的事。
他是借了网贷,还不起才自杀的。
他是被校霸欺负,不堪折磨才自杀的。
他是被同学排挤,忍受不了才自杀的。
他是被室友欺负,才自杀的。
说什么的都有,但我们三个像是达成了默契一样,不管听到什么,都不去搭话,甚至很忌讳提到这些事,毕竟我们现在吃午饭用的钱全都是学校给的,哪敢乱说什么话呀。
可能是那些风言风语让其中一名室友联想到了什么,他支支吾吾了好半天,像是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才张口跟我们说:我跟你们说,在你俩去找宿管的时候,闷葫芦的电话响过。
我一听,忙问:电话响过?
谁打的?
那室友摇头,只是说:手机在口袋里,我没敢去掏,但是他裤子透光,我看到来电的人是两个字的。
我听完捏住下巴。
忽然意识到,也许和闷葫芦联系的那个人,不是通过 QQ 或者微信,而是电话联系。
既然是电话联系,想调查就必须用到他的手机。
可是他的手机已经格式化了,哪有可能查到什么呢?
或许黑客可以,但我们都是传媒专业,哪会那一套,所以我也没多想,干脆就没再去管这件事。
35.那之后,所有的线索都断了。
我把闷葫芦银行卡和微信里的钱,先全部转到了我的银行卡里,又以匿名的方式,全额转给了闷葫芦的父母。
我知道已经查无可查。
我只是个普通的学生,又不是警察。
再说了,就算我是个警察,单凭一张银行卡也算不了证据。
就算能作为证据,闷葫芦自杀是事实,客观上来讲,如果没有其他外力介入,就不会改变自杀这个既定事实。
所以,我几乎放弃了调查。
那张银行卡和纸条,就和我其他的银行卡一起装在卡包里。
36.事情的转折是发生在大四实习的时候。
对,就是事情发生的三年后。
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学校园里三年半的学习,马上就要出社会实习了。
当时,我是因为校园卡的流量套餐离开校园后就不好使了,所以去营业厅准备办一张新的流量卡。
就是当时很火的 X 王卡。
办理这个卡的时候我特地问业务员。
你好,我现在这张卡里的联系人,能不能转移到新卡里。
业务员告诉我。
现在的智能手机,都会把联系人默认储存在手机里,不是储存在电话卡里。
我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哦了一声,起初我也没有联想到别的地方。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