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我在1984有个黄金渔场

杨建设鹿饮溪是《我在1984有个黄金渔场》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干钩”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杨建设下意识就想:这不对呀,昨天大黄鱼不还卖一千块一斤,今天怎么便宜成这样子了?不过他脑瓜子一转,随即想到了姜成博和车里那妖里妖气的姑娘之间的对话昨天他们提到了养殖的大黄鱼,说养殖鱼便宜,那很显然,这摊位上的大黄鱼应该就是养殖货了带着这个想法他小心翼翼的走近摊位问道:“同志,你这些大黄鱼都是养殖的?”摊主头也不抬的笑了起来:“哈哈,你这问的有意思,二十多块钱你还想吃野生大黄鱼啊?”一听这话,杨...

第32章 阅读最新章节


特别是昨天听了杨家广说组织上想要裁撤小杨家生产队让他们跟别的村庄合并一事后,他更是希望队里人越多越好。

队里人少,连祖宗传下来的一亩三分地都保不住,他想想心里就难受。

这会想起来他又难受了,便捡好听的话祝福了杨家全儿媳妇几句后,他挑上扁担回家了。

家里冷冷清清,可回到家里他心里就是舒坦。

对老百姓来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他把带回来的商品都收拾好,仔细的拆开包装袋换上了从酒店仓库里要的自封袋。

这种自封袋可真好。

它们是用厚实的塑料膜做成,摸在手里让人感觉心里踏实,而且袋子口上有链条,轻轻一摁就给闭合了,用来装糖装调料最好,能防潮。

杨建设忙活到半夜全收拾了,换下来的包装袋塞进灶台里,明天早上起来一把火全给烧掉!

忙活一天,心力交瘁,杨建设当夜又是一个好觉。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天刚刚亮,他烧火热了一碗蛋炒饭,趁着焖饭的功夫他又借着晨光微熹来看报纸。

毛主席就最爱读书看报,他家里有个搪瓷盆子是杨家兴早年当选‘优秀党员干部’时候的奖励,上面便有主席这么一句话: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报不可以一日不读。

七几年他上学的时候,他们老师也曾经用主席的一句话勉励学生们做学问: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他看完一张报纸的时候,家里大门被推开了,杨家全甩着双手喜气洋洋的进来了:

“建设,看报进步呢?”

杨建设抬起身:“嗯,伯你来了,嫂子……”

杨家全积极的问道:“国家又发生啥大事了吗?给咱说道说道。”

杨建设抻开报纸给他看:“民主柬埔寨的主席西哈努克亲王来访问咱们国家,咱政府在大会堂举行仪式,热烈的欢迎了他。”

“还有啥?有没有跟咱农民有关的?”杨家全好奇的问,“有没有咱农民榜样的事迹?”

杨建设说道:“还真有。”

“东北营口郊区二道沟子公社的养猪专业户苏静芳,他今年头九个月总共向国家交售肥猪136头,总重量28900多斤,创了他们全省养猪专业户交售生猪的纪录,报纸上专门表扬他呢。”

这让杨家全大吃一惊:

“厉害、厉害,他是怎么养猪的?咱怎么一家养个一头两头都难养大,他怎么一下子养这么多?哪里来的粮食?”

他又说:“哎呀,他是东北人呀,北大仓的,难怪、难怪,那地方地多粮食产量高,咱们比不了。”

杨建设说道:“现在专业养猪的都是喂猪吃猪饲料,不跟咱一样春夏打猪草、秋冬喂糠麸了,这些东西其实没营养,猪长不快。”

杨家全还想问他报纸上的新鲜事,杨建设忍不住了,抢着问道:“大全伯,我嫂子那边什么情况?生了吧?”

“生了、生了。”杨家全乐呵呵的说。

朝霞之下,他那满脸的皱纹都伸展开来,脸上挂着红灿灿的颜色,也不知道是朝霞染红的还是心情激动涨红的。

他继续说:“建设,我这次过来是给你、给咱支书报喜来了,送子娘娘开恩,咱小杨家又多了个男娃子。”

杨建设欣然道:“好,这好呀!”

他给杨家全准备三炷香,杨家全毕恭毕敬跪下三鞠躬,起来上了三炷香,口中念念有词:

小说《我在1984有个黄金渔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