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流放海岛后,我带全渔村奔小康

小说《流放海岛后,我带全渔村奔小康》是知名作者“夏栀子”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绾绾江绾展开。全文精彩片段:江绾:“……”这姑娘有点傻,家里有存银的事居然就这么告诉自己了“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要让你二叔养你有想过住一起是什么日子吗?”银珠小脸一白,她当然想过阿爹阿娘才过世半个月,自已和弟弟的衣裳就被阿奶拿去给了堂妹堂弟要是住到一起,爷奶肯定会让她洗一家子的衣裳,做一家子的饭可能还要骂她赔钱货不让吃饱饭,弟弟也会被小石头欺负“我知道住一起会被欺负,但我已经十四了,明年后年就嫁人了要是我走了,...

第18章 精彩章节试读


“阿娘~阿娘~”

江绾还没进门就开始叫了。

“怎么了?瞧着这么高兴。”

殷怀夕正晒着草药,看着女儿一脸兴奋的样子很是好奇。

“阿娘,我刚刚在翠芳婶婶家听她说了点事。”

江绾把毛翠芳刚刚和她的说的话都讲了一遍,知女莫若母,殷怀夕立刻就明白女儿想干嘛了。

“你把剪刀又拿回来了,是想去卖海胆?”

“嗯嗯!阿娘你刚刚也吃了,这紫海胆的黄好吃吧。外面这么热的天,吃一点凉凉滑滑的海胆黄,既有营养又消暑。我想去试试。”

江绾看看阿娘又看看表姐,眼神希冀。

殷宁立刻表示支持表妹。

“表妹我帮你提桶!”

殷怀夕叹了一声,女儿到底是大人心态,家里的担子她是非要跟着一起担了。

“想去也可以,一会儿你舅母回来了咱们再去。”

家里人都走了,嫂嫂回来找不见会着急的。

“那好,趁着舅母还没回来咱们先烧两罐水泡点薄荷叶,正好一起卖凉茶。”

无本的买卖,到时候卖一碗赚一碗。

两个小姑娘像是打鸡血一样钻进了灶房里。

这时门口突然来了两个人,殷怀夕一看,隐隐约约想了起来。

这是周家人。

“怀夕妹子,在忙呢?”

林婉容笑着进门打招呼,她身后的是她丈夫周谦,手里提了个棕叶编的篮子,里面放着几个竹碗和五个小小的竹勺。做工有些粗糙,但看得出来已经尽力在做好了。

“周大哥,林姐姐,你们这是?”

“我们来给你送这个。”

林婉容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家换了人家的大房子谢礼却只有这一点点。

“家里刚搬进去乱糟糟的忙活了一阵儿现在才来找你。那边房子里有不少东西都还能用,但石头屋我们看过,一个碗都没有。这个是我们家老爷子自己做的,你们先将就着用。”

周老爷子出生在农家,家里老爹爷爷一个是木匠一个是竹蔑匠他也多多少少学了些手艺。不过后来一路考中进士做了官手艺就被抛到了一边。

真是人生无常啊,这兜兜转转的,老爷子又把手艺捡起来了。

殷怀夕抱着篮子很是惊喜,家里正缺这些小家伙呢。

“林姐姐,这些正好是家里着急添的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替我谢谢周伯伯。等我们安定好了我再去探望他。”

“不着急不着急,咱们才刚到村里,慢慢来吧。你家里要是有缺什么篓子筐子的,别去找人买,我们家老爷子就能自己做。”

“好,我肯定不跟你们客气。”

两人说着话,关系又亲近了几分。殷怀夕将林婉容夫妻俩送了出去,回头就见女儿抱着竹碗叭叭亲了两口。

“阿娘,这碗来的可真是时候,咱们要卖凉茶正正好需要它呢。”

“需要什么?”

殷怀山搂着小捆竹篾条,又提着一个半成品背篓走进家门。

"舅舅!你看这碗,咱们是不是正需要?"

“咦?这碗……刚刚我回来的时候遇见你周伯伯了,是他们家送来的?”

江绾嗯嗯点头,目光又落到了舅舅怀里的半个背篓。

“舅舅你出门就是跟人去学手艺了?人家肯教?”

“那有什么不肯的,村长人挺好的。我这个背篓底子都是他帮我弄的。他还答应教我编簸箕做斗笠呢。”

听到是老村长教的,江绾顿时就不意外了。

别看老村长平时都板着个脸,其实老村长真的挺好的。他是一心为村子好,没想过摆摆官谱,也没有为难过他们家和周家。

蔡家那个不算,那是他们自作自受。

“舅舅你可真厉害,会做学问会找吃的,现在还会做背篓了。”

殷怀山老脸一红,扭扭捏捏的抱着背篓做到门槛上继续编他的背篓。

殷宁在一旁瞧着忍不住偷偷笑了笑。

阿爹从来都是严肃又正经的,可到了这里,阿爹却像个傻小子一样。整个人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有鲜活气儿。

她喜欢这样的阿爹。

“表妹水烧好了~”

“来了来了,咱们先把这几个竹碗烫一烫。”

卖进口的东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尽量把器具弄干净一些。

殷宁记得这是姑姑说过的杀菌,虽然她看不到菌在哪里但表妹姑姑说的话都是很有道理的,听她们的没错。

姐妹俩烫了碗又烧了一罐子水泡好凉着。殷怀山听到她们要去大路上卖东西,想了想干脆也说一起去。

“我先帮你们把东西送过去,一会儿你们卖我就在附近找个树底下坐着编我的背篓。”

一家子出去的都是女子,他不放心。

殷怀夕也没拒绝,有大哥一路确实会安心一些。

“那大嫂回来找不见人怎么办?”

殷怀山奇怪的看了看妹妹,转头从灶膛里掏出一根黑炭刷刷在门上写了两句话。

殷怀夕:“……”

差点忘了,大哥大嫂是知识分子。

这样就好办了,四个人收拾好东西。背篓和篾条由江绾和殷宁拿着,海胆桶由殷怀夕提着,另外还拿着周家刚送来的那个篮子和竹碗。

因为海胆处理需要大量冲水,殷宁还提了个空桶。

连家沟的河沟离大马路不远,到时候打水还是挺方便的。

确定准备妥当后,几人抱着提着东西朝着村外走去。一路上倒是没遇见几个人,这个点有船的汉子们都出了海,女人们在家带娃打理家务种种菜养养鸡鸭。没怎么混熟见面都不用打招呼。

很快四个人就来到了毛翠芳说的那条大马路。

路上是有马车行驶的痕迹,但谁也说不准下午会不会有人来,更说不准他们会不会买自家的东西。

江绾看了下,放下东西就让阿娘和表姐帮忙在附近林子里找一些略粗的长木棍。

卖吃的东西就这样摆在地上,马车一过到处是尘土,人家看了怎么可能愿意掏钱。所以她准备找木棍搭个简易的桌子出来。

桌腿是最容易的,桌板也不难。木棍并排在一起用干草或者藤蔓交叉缠一缠固定一下就能直接架在桌腿上。

只放一个陶罐几个竹碗,绝对可以承受。

等等,她还要卖海胆呢,海胆黄用啥装?总不能直接给人喂嘴里吧,得找个东西来放才行。

江绾四下一看。

哟,大树爷爷您的树叶真漂亮。

薅一把叶子救救急吧~

小说《流放海岛后,我带全渔村奔小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