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天虞山神传

小说叫做《天虞山神传》是默滺的小说。内容精选:“这些事本来知晓的人也不算多,时隔百年,年代久远,人们竞相流传,便又出了偏差,所以才有种种误解”一阵沉默,八字胡书生呷了口酒水,又解释一句这段国史终究过于沉重,一时之间,四下又陷入一阵沉默中须臾后,书生对面的大汉,才感叹一句:“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英宗与怀宗皇帝之间的兄弟情义,当真是少见啊!”肥头大耳的老板点点头,接道:“天家本无情,皇族之中,父子兄弟相残的事情本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说起来,皇...

第23章 阅读精彩章节


长乐端上来一盘新鲜的草莓,是乡下庄园送过来的今年的第一批鲜果。

溪月捏起一颗,蹲下身子,递给被抢了酒正闷闷不乐的老人,“以后多吃些水果吧,三叔公,您可一定要长命百岁啊!”

老人家闻言心下一颤,转过头,盯着眼前孤苦无依的女娃儿,一阵心疼。

苍老的手轻轻覆上她的头,他缓缓道:“好!好!三叔公还等着月儿出嫁,等着给月儿看孩子呢,三叔公将来还能把你的孩儿看顾到你这般大,你信不?”

溪月点点头,倚着老人的手臂,轻声答:“当然!”

宓老爷生前极爱热闹,各种有趣的东西都爱往府里搬,朋友门生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宓宅每天客来客往,门庭若市。自他走后,他们一老一小,哪里应酬得了那些,就都尽量谢绝了。

溪月锁在楼上久了,素来不喜人多,府里能裁掉的人,便都裁掉了,这西陵首富的府邸如今格外有些清冷,只剩下他们一老一小相依为命。

此时老人家被溪月一句话惹得心下伤感,乖乖地吃了几颗她递过来的草莓,边吃边叹息。

新春刚到,这样新鲜的水果,一般人家都还吃不到,这草莓很是新鲜,汁液甜美。

陡然吃到一个极酸的,老人家不由打了个寒颤,一张脸扭曲到一起,叫道:“哎呦!这个怎么这么酸?”吐出来一看,却是一颗青梅。

溪月见状连忙退开几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啊,那个,不好意思啊三叔公,我...拿错了!”

她喜食酸,老人家却是一口酸也吃不得,这青梅是方才长乐给她备的,她刚想吃一颗呢,没留意却错递给了他。

老人家酸的眉毛皱到一处,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

溪月见他如此,不由笑起来,旁边立着的长乐永安长喜等人也跟着笑起来。

永平从外院过来,看到这般场景,挠挠头,诧异道:“怎么了这是?”

长喜几句话解说清楚,永平也跟着笑起来,微一顿,他收敛笑容,正色道:“三叔公,小姐,我方才看到,圆慧大师好像从红石崖回来了!”

“什么?师父回来了!你听谁说的?”溪月闻言站直身子。

永平如实答道:“倒没听谁说起,我方才在外面看到往慈云寺方向去的一辆马车,里面坐的好像是圆慧大师。”

他依小姐吩咐,去给入梦肆送瓜果,回来时绕了个远道,便看到这一幕。

三叔公已经坐直身子,他向溪月道:“圆慧大师若是真回来了,月儿,你下午去看看他吧!顺便带些瓜果过去。”

“嗯,好!”溪月一双眸子溢着笑,答道。

溪月来到慈云寺时,圆慧大师正在午休,她在偏厅等了好一会儿,才过来一个和尚把她请进清虚阁,刚在正堂站定,大师已然走过来。

圆慧大师出生于苍野之战的第二年,如今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但身体还很硬朗,慈眉善目,精神矍铄,行动间步履平稳,出入也无需人搀扶。

溪月看到他忙下跪行礼,“弟子拜见师父。”

圆慧大师笑如春风,苍老而温厚的声音很快传来:“溪月啊,起来吧!”

“是!”溪月恭敬地应着,随即起身,抬头看向大师,笑道:“一年未见,师父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神态怡然!”

她从进门一直保持着端重的样子,这句话在如此德高望重的大师面前却有些跳脱了,不过大师却似全然不在意的样子,见到她,反而看着挺高兴的。

她幼时生过一场大病,她爹不放心,到底让她一只脚亲自踏进了佛门,引她拜圆慧大师为师,做了一名俗家弟子。

她少时经常听圆慧大师讲论佛学,两人很有缘分,关系很好,既是师徒,又有几分忘年交的情义,平时便不是那般拘于俗礼。

见师父往椅子的方向移步,溪月忙跟上前,扶着他老人家落座。

圆慧大师瞧她一眼,笑道:“你看着比之前开朗了许多!”

溪月抿唇,轻答:“弟子一向开朗,只是那时,父亲溘然离世,一时难以接受罢了。”

圆慧大师坐下来,低低“嗯”了一声,稍一顿,又道:“我去年离开时,给你留的课业,悟得如何了?”

她被困在月漫清华十多年,从未有机会领教外面的世界,虽然她爹为她的健康成长费尽了心思,可是此生异于旁人的宿命,终究是她最大的一块心病。

去年又经受丧父之痛,她一时深陷在迷惘与悲痛之中,肝肠寸断,不知何去何从,便求师父解惑。

圆慧大师当时赠予她一首禅诗:“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可惜那时她心力交瘁,根本无力多想任何事,一时无法了悟,如今静养一年,算是有些成长。

立在大师身侧,溪月老老实实地答道:“这一年来,弟子无时无刻不谨记师父的教诲,看过许多世相,有过许多感悟,本来一直提点自己,仔细记下,等将来说于师父点评,可如今,却似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哦?为何?”老人问道。

溪月恭谨作答:“这一年来,弟子见过许多人,许多事,许多尘世变幻,因果循环。弟子以为,这世间万事万物,无不是因果之造化。一切法相,缘起而生,缘尽而灭,因此,毋需过多执念。三千尘世,万般无奈,浮华掠尽,终不过一场虚空。佛家释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便是这个道理。”

圆慧大师欣慰地点点头,笑道:“嗯!看来这一年大有长进。”

溪月低头笑了笑,却道:“话是如此说,可弟子却做不到。”

大师望她一眼,鼓励道:“你能有这番感悟,已是十分难得。既非佛家弟子,身在红尘之中,又何须全然勘破?以后为人处世,但存善念,广结善缘,广施善心,畏因敬果,淡看浮华,便是一项功德了。”

“是,弟子谨记。”溪月躬身回道。

微顿,圆慧大师思绪飘远,若有所思般,忽而又道:“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固有轮回。欲因爱生,命因欲有,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溪月正听得不明所以,却见老人顿了顿,极突兀地问了一句:“...见过圆尘了吗?”

愣了愣神,溪月回道:“见过了。”

“嗯......你去吧!”老人似叹了口气。

“是,弟子告退。”

知道已到师父禅修时间,溪月依言就要退出去,走到门前想起什么,她忽然停下脚步,回身道:“弟子带了一些庄园新下来的新鲜瓜果,已经送去斋房,师父别忘了尝尝。”

“好,去吧!”圆慧大师应着,起身往内室走去。

小说《天虞山神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