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浮生浮兮两相欢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皎皎似明月的《浮生浮兮两相欢》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云府外张灯结彩,车马络绎不绝,当然还有此起彼伏的“长公主安”,我只得一遍遍对他们说“免礼”我自幼就不喜欢参加这种场合,如同现在这般,和一众女眷坐在小花园的亭子里,她们不敢讲我也不知道讲什么,只能任由气氛继续尴尬下去湖中央的荷叶绿油油的,还未到荷花盛开的季节只有花苞挺立,底下的鱼儿欢快地钻来钻去我喝了一盏又一盏的茶,实在是喝不下去只能借口有些乏了想出去走走阿薇跟在我后头,等走得稍远些她才笑出...

浮生浮兮两相欢 免费试读

云府外张灯结彩,车马络绎不绝,当然还有此起彼伏的“长公主安”,我只得一遍遍对他们说“免礼”。

我自幼就不喜欢参加这种场合,如同现在这般,和一众女眷坐在小花园的亭子里,她们不敢讲我也不知道讲什么,只能任由气氛继续尴尬下去。

湖中央的荷叶绿油油的,还未到荷花盛开的季节只有花苞挺立,底下的鱼儿欢快地钻来钻去。我喝了一盏又一盏的茶,实在是喝不下去只能借口有些乏了想出去走走。

阿薇跟在我后头,等走得稍远些她才笑出声:“殿下说要出去走走的时候,奴婢看见她们松了口气。”我也是松了口气,再喝下去恐怕今晚无眠。

因为考虑到赴宴的未出阁的女眷众多,云府这一次是男女分开设宴。虽分两阁,却能清晰的听见对面男人高谈论阔的声音,而这边女眷谈论的声音明显小许多。

阿碧自去找我的玉佩后一直没跟过来,我让阿薇去寻寻她,要是在云府走丢一个婢女怕是要闹笑话。花园不大却应有尽有,我踱步到假山去还未来得及欣赏周遭景色时,听脚步声判断有两人从另一侧走过来,我鬼使神差的躲进假山洞中,只听得一句“这一次云老太太寿辰竟连长公主也来赴宴,看来陛下很看重云家,怕不是颜之小姐真的要被册封为后吧”。

这人话还没说完另一人赶紧捂住她的嘴,小声训斥:“天子的意思也是你能揣测的,在外乱说话小心谁听了去告你的状。”

前一人有些委屈辩解:“这只是主家的意思,我只是旁听了些。”

“那你听了也就罢了,左耳进右耳出才是保命之道。我并非真的责怪你,常言道隔墙有耳要是被有心人听了去乱传,到时候就是你的不是。”另一人语气从严厉到温和也就简单两句话的功夫。

钦佩之余我也若有所思。自父皇母后仙逝迄今为止,三年服丧期已过,哥哥现十八,确实该到了成亲的年纪。但封后是大事,家世才貌品行皆是要求一等一,又怎么会这么草率的交由我来一探究竟?可若用我此行表态,那也太含蓄了点。还在想入非非之际,背后突然传来一句“殿下能否挪一下位置,挡道了。”假山的洞狭小而又昏暗,我猛的转身自然是撞在他怀里。

那二人早已走远周遭又是一片幽静,我逃也似的窜了出去。他才慢悠悠的也从中走了出来,道了声“长公主安”。

我认得他,在太极殿时常能见到他和哥哥商量朝堂之事。放下戒备之心但依旧有些恼火,一是被他人发现听墙角还是自己哥哥的闲话,二是男女授受不亲他为什么不早些提醒。

他仿佛能看透我的心思,似笑非笑解释道:“微臣本是在这休憩,不巧殿下也进入这里,怕辱了殿下名声才在婢女离开后提醒。当然微臣什么也没听见。”

我更加恼火,谁家好人躲这种地方休息。此时阿薇急急寻来:“快开宴了还未瞧见殿下,吓死奴婢了。”阿薇看见男子还未来得及喊出“登徒子”被我赶紧用手捂住。这要是被他人发现岂不是会误以为我与他人私会。

男子识趣作揖后离开,我才敢放手:“不稳重下次就不带你出来了。”我原以为她会有些委屈谁知她竟星星眼看着我,点点头说:“还是殿下思虑周全,不愧是阿薇崇拜的殿下!殿下以后不能不带上阿薇哦!”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都是女眷的西厢阁却有男人出现,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先回去,免得生端倪。

传闻中的云颜之也已到场,各家女眷围坐在她声旁拉着她说话,阵阵欢声笑语。

我带着阿碧阿薇寻了处相对安静却又能看清云颜之的角落坐下,阿碧将玉佩挂在我腰间时,我发觉她有些奇怪。

她的手在微微发颤。

“阿碧,怎么了?”我小声询问。

她摇摇头,也小声回复:“昨夜吹了些风,不碍事。”

她这样说我也不好讲其他的了。

她是我身边最稳重的婢女。原先在母亲身边侍奉,母亲仙逝后哥哥就把她留在我身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永远是不会出差错的那一个。

许是真的病了,我想。

正当此时,云颜之看到我,朝周围人笑了一下径直走向我。

“长公主安。”她不失礼仪的朝我请安,说话声音细柔,面容姣好,实属美人。

我也笑了笑摆了摆手:“免礼。”

她起身后坐在我边上:“祖母听闻殿下前来,特地派臣女陪同为殿下解闷。”

“本宫在此先谢过老夫人好意。听闻你是刚从扬城过来?在上京还习惯吗?”

“臣女前些天和祖母一起从扬城来到京城,上京比扬城更热闹些,待得习惯。”

我们两个又相互寒暄两句,云老太太才在众人簇拥下过来。老夫人特地请人来邀我坐上席,我推脱:“今日是您的寿辰,本宫坐您边上就好,正好沾沾您的喜气。”

宴席这就开始了,照例先是歌舞先行,大家推杯换盏,各种说喜庆话。老夫人也很照顾我,时不时和我搭两句话,免得我无聊。

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谁家小姐有无婚配,有婚约的又会追问婚配谁家,自然云颜之是被讨论最多的。

“臣妇听闻云大小姐在扬城时每月初就布施,时常捐赠银两给穷苦百姓。不知道是哪位公子能有幸娶到云大小姐。”

其他人也不敢接话下去,照这云家的家世,云颜之是最有可能进宫的,只能纷纷夸赞云老夫人教养得好,其他一概不谈。

有时候我很庆幸自己的身份,能让我置身事外,她们不敢同我说笑也不敢询问,即使好奇也不能时常打量我,这种疏远感让我在堂内有种安全感。

云老夫人却握住我的手:“云家承蒙圣恩才有今天,颜之终究比不过殿下。”

旁人忙附和:“老夫人所言极是。”

风向总是转的那么快,老夫人一句话既摆脱了云颜之婚配之麻烦又提及了圣上,压的其他人不敢揣度,实属妙计。

“老夫人不必谦虚,本宫也觉得云小姐极好。”我说。这种互相吹捧的事我虽不喜欢但早已练就,说的得心应手。氛围这才又融洽起来,只是明面上绝口不谈婚嫁之事了。

听不到八卦我更觉无趣,吃过膳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回宫了。

小说《浮生浮兮两相欢》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